地质学专业电子白皮书
1 专业定位
地质学专业是依托中山大学建设世界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根据地球系统科学及我国科技、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学科新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坚实地质学类基础知识、能洞悉国际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引领地质学未来发展的学术型人才,以及能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于重大社会生产实践的技术型人才。
2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动“五个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厚实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理论基础、多元的知识结构、卓越科学思维能力和突出的创新能力、能熟练掌握地学工作的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合理提出和分析地学相关科学的理论与应用问题、拥有广阔的国际地球科学视野的杰出本科人才。
3 培养规格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4年。
4 课程体系
地质学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从过去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变,在重视以德育为先,坚持文化学习与品德修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并重的思路,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管理与评估、教学方式与方法等的角度进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施了包括学业导师制、高年级增设研究性课程、允许本科生选修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将学科前沿纳入教学内容、设立学院级教学督导、重视教师与学生评教、实施小班教学、开展讨论式教学、学生组建团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等举措。全部学生均已进入教师团队科研范畴、论文质量大幅提升、深造率近70%。
为适应“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采取了增设“科研训练”、“地球科学前沿讲座”等研究型课程、打通了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以教学团体为单位把关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同时,基于学生专业兴趣领域的差异,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块化。学生对专业兴趣、认可度,以及学生的专业素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明显提升。已出版了《地球科学概论》、《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等专业核心教材。
5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师及研究人员60人,其中包括院士2人、长 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优秀人才4人、国家优青1人,建成多方向科教融合的教学团队。
6 教学条件
组建了交叉融合的省级教学实验中心和工程中心、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大综合科研团队、五大测试支撑系统、六大教学实践实习基地等的多元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撑平台和基地;形成了院士引 领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科研团队,开始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良性循环,为培养视野宽广、特色鲜明和创新思维的新型地球科学人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基于本专业实践性要求高的特点,采取了增设《综合地质实验实习》课程、提高实践教学学分与学时、新建多个野外实训基地、推进课程短期野外实践教学、自编实践教学实习讲义等举措。现已新建云南地质填图实习基地、粤北(连州及其邻区)地质综合实习基地、深圳大鹏湾火成岩课程实习基地等,编写了相关实习指导教材等。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