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 | 张培震院士为我院研究生讲授“地球科学研究方法”
发布人:段建军
发布日期:2021-12-28
2021年12月27日晚,我院张培震院士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教学楼C501课室,为我院研究生讲授了一堂主题为”地球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课堂上,张培震院士寓教于乐、深入浅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同学们讲解了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的四大步骤。

张培震院士为同学们介绍了两类科学研究模式,即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张院士以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为例,重点讲述了利用演绎方法来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第一,要学会获取新资料并综合现有资料,来发现问题。第二,要针对发现的问题给出科学解释,提出假说。第三,根据物理解释来推测其他现象。第四,通过实验观测来验证和完善假说。

张院士跟同学们分享了自己2001年发表在Nature刊物上面的文章——2-4百万年以来沉积和地表侵蚀速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重现“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推演效应-实证检验”的科学研究过程。从思路成型到文章发表,十年磨一剑,张院士提出了2-4百万年以来气候高频、大幅动荡,引起了全球性沉积速率或侵蚀速率增加,形成了中国西部广泛的“磨拉石建造”的观点,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张院士富有激情的讲解,把课堂气氛带到了高潮。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张院士鼓励同学们要永远保持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学会阅读文献、分析资料并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要攻克地球科学未知的难题,不仅仅考验的是科研人学术的扎实程度,更是一场对个人品性的磨炼。要甘于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攻坚克难,方可厚积薄发。
初审:黄荣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