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培养引领未来的人?珠海校区党建工作坊第2期展开热烈探讨

发布人:黄荣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学校党委组织部决定在“三校区五校园”建立党建工作坊机制,旨在搭建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学习交流和培训平台,提高队伍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着力构建高质量的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党建工作坊按校(园)区定期开展活动,结合形势任务每次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党委组织部专职组织员主持,院系党组织轮流承办,二级党组织党务秘书、党支部书记(委员)和专职组织员参与,视情邀请相关二级党组织负责人参加。

       为深入学习贯彻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5月20日下午,中山大学党建工作坊总第8期(珠海校区第2期)在珠海校区举办。本期党建工作坊由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承办,与会人员围绕“坚持党建引领,培养引领未来的人”主题,展开了热烈探讨。学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杨晓萌出席,珠海校区专职组织员和部分二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党务秘书、党支部书记等共40多人参加活动。党委组织部专职组织员任虹主持活动。

 

党建工作坊活动现场

       在主题报告环节,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何晓钟以“引领与融合——党建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为题,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从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给学生党员骨干“压担子、搭平台”、成立学生野外实习临时党支部及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分享了经验做法。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何晓钟作主题报告

       在党支部分享环节,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沈文杰重点介绍了学生野外实习中的基层党建工作,提出“重党建、抓思想、促学习”,促进教学工作与党建工作相融合,努力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形式;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秦咏辉介绍了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情况,分享了以党的建设引领学生党员全面成长成才的经验做法。

       在研讨交流环节,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靳祥鹏、大气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郑慧以及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照,逐一分享了党建与人才培养相融相促的工作思路和经验做法。靳祥鹏书记从学生成长周期和红色育人周期的视角,提出“红色微电双周期育人体系”,构建符合新建党组织特点的学生成长路径和党支部工作路径,将红色教育培养贯穿学生发展的全过程。郑慧书记围绕确保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质量,结合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介绍了“线上+线下”培养考察的经验做法。张照副书记介绍了学院党委发挥青马学堂作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经验做法。

 

与会人员进行交流发言

与会人员进行交流发言

       在自由交流环节,历史学系(珠海)党总支副书记邱楚东提出发展党员过程中要做好“三大类资料”的整理;国际关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周昀分享了“基层党建与思政工作、党组织与学生组织、党员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工作思考;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殷敏提出与外省高校、企业单位进行组织关系转接过程遇到的困难;国际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孙耀斌和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李云,建议党建工作坊可以进一步扩大受众面等等。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

       随后,专职组织员刘斌总结多期党建工作坊的举办经验,就“如何办好党建工作坊”作了发言。她对党建工作坊的筹办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她指出,希望工作坊的承办单位要积极揭榜挂帅,努力做到“出思路、出做法、出经验”,专职组织员会及时跟进,与承办单位一起把握好会前筹备、会中流程及会后总结三个环节,同向发力,努力办出具有珠海校区特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党建工作坊。

       在嘉宾点评环节,海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春荣指出,党建工作坊介绍的基层党建经验做法具有很强的学习借鉴意义,尤其在党支部建设中要突出“三个最”,即党支部自身建设是最关键的工作、发展优秀学生入党是最基础的工作、培树先进典型是最有效的举措,需要持续以恒,久久为功。

 

党委组织部部长杨晓萌作总结讲话

       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杨晓萌对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本期党建工作坊能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对“坚持党建引领,培养引领未来的人”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气氛活跃,思路创新。希望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能共同擦亮“党建工作坊”品牌发挥好工作坊“学习园地、交流平台和培训基地”的作用,相互学习借鉴,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切实把学校“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研讨活动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矿物博物馆。

 

与会人员合影

 

转载来源:中山大学党建微信公众号

初审:黄荣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