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 | 2019级地质班粤北综合地质实习——连州行

发布人:黄荣 编辑:王宇扬、刘雨纯

       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时光荏苒,在校三年,我们习得了大量基础知识,我们深深明白地质学的一切发展都离不开实践与实地勘察。在学校及学院的全力支持下,我院2019级地质班24名同学自2022年7月5日起进行了为期十八日的粤北综合地质实习。

 

粤北美景

实测剖面

       区内寒武纪地层为浅海陆棚-滨浅海沉积,自下而上总体体现为一个缓慢海退的沉积序列。奥陶系、志留系地层在实习区域内缺失;泥盆系地层在实习区内分布较广,一般作南北走向展布,局部呈北西、北北东向,除下统在区内缺失外,中、上统发育完好。

       综合来看,该时期地层表征了一个海退之后再次海侵的过程。实习区内石炭纪地层分布最广,其继承了晚泥盆世沟台相间的沉积环境,仍以碳酸盐台地沉积为主,主要经历了两次海进一次海退的沉积过程。实习区域内二叠系地层沉积类型丰富,表征了其区域内发生了多次海侵与海退过程。

       本次实习共设置了两个实测剖面:连州市连南县鹿鸣关泥盆系信都组地层实测剖面和连州星子镇杨梅古洞泥盆系信都组-东岗岭组地层实测剖面。

       第一次野外踏勘时,信都组石英砂岩、粉砂岩与东岗岭组灰岩,褶皱、断层等构造形态被一一描述并拍照记录;第二次剖面实测时,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整理资料、精心处理实测数据,为画实测剖面图做充分准备。

 

张珂老师介绍研究区地质概况及研究历史

有趣的地质现象

1.逆冲推覆构造

       逆冲推覆构造是由逆冲断层及其上盘推覆体或逆冲岩层组合而成的地质构造,在其逆冲推覆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被推覆的地层发生变形。在观察的过程中,张珂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逆冲推覆现象的发展过程、形成的地质现象以及发现的证据;郭晓玉老师也从地球物理的角度给同学们讲解了最新的研究结果,启发同学们多方面地去观察地质现象,多角度地去思考地质问题。

 

推覆体航拍图

推覆体野外信手剖面图(张珂老师绘)

2.钟乳石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顺着裂隙被搬运走以后,遇到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时又变成固体,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称为钟乳石。

       钟乳石与古气候相结合可以证明该地区当时属于湿润的气候。

 

石灰岩地区的钟乳石

3.地层的超覆与尖灭现象

       超覆现象是指由于地壳运动的幅度、速度和方向的变化,沉积区的范围和位置会发生变化,造成的盆地边缘区特殊沉积接触关系;当新的沉积物展布范围超过早先的盆地边界而覆盖在下伏地层或原为剥蚀区的基底上,使下伏地层产生尖灭的现象。

 

泥盆系地层中的超覆现象

地层的尖灭

       通过本次实习,同学们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用实践检验所理解与掌握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不断获得新的知识;结合老师细心、详细地讲解,同学们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构建了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烈日下认真讲解的老师和认真学习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