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我们赏名山大川,更探地质工作门道——我院2021级三峡地质认知实习队转场神农架林区继续深入学习考察
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子学以致用,提升技能的最佳途径。通过零距离接触各种地质现象,能提升我们对地质地貌的辨识能力,加深对地质现象背后作用机理的理解。2022年8月18日,在7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按计划从湖北宜昌转场至神农架林区,继续进行野外实习考察。

野外实习考验了专业能力。长江滚滚向东流,在宜昌市夷陵区我们看到了湍急的长江最后一峡——西陵峡。未曾受过地质专业学习的人,多会感慨江流的汹涌,而我们更感兴趣的是那导致长江急促的深切V型河谷,进入宜昌后那宽阔的U型河谷使长江变为我们熟悉的宽阔平稳的模样。情人泉洞穴中,灯光交相辉映,石钟乳、石笋、石柱让人不经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在地质学生的眼中,这些构造有了科学的解释,石灰岩中的碳酸钙与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滴下,又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最终固化成形:从上往下成为石钟乳,从下往上称之为石笋,上下如果相连的话,就是石柱啦!神农谷的大雾遮住了两侧的山峰,谁能想到这么深的峡谷原来是背斜的顶部,只是因裂缝切割和雨水侵蚀共同作用,导致山峰的消失。
野外实习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同学的认真努力。


实习实践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有趣的经历。“穿瀑”!如此近距离接触102米的三峡大瀑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或红或蓝的雨衣人依旧抵挡不了从天而下的水滴,湿透的裤脚给了同学难忘的记忆,感受到融入自然的乐趣。
神农架不仅是国家公园,同时还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5A级景区。但是同学们来到神农架时,最关注的却是“野人”,神农架极大满足了同学们的好奇心。海拔3106米的神农顶,温度降至10多度,还好老师提前提醒同学们带上外套,实习队才能从容地欣赏这高山美景。
大江大河大山,地球科学所要探索的就是那多姿多彩,无限壮丽的大自然。学习地球科学,便展开了一副瑰丽的画卷。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曾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篇,作为地质学学生更应有这种对真理的追求精神。在7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初步的野外地质构造技能,相信在不断的锤炼中,我们最终能够成为更加优秀的地质人!

初审:黄荣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