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高山深谷的地质故事——我院2021级地质认知实习队神农架之旅侧记

发布人:黄荣

 

是崎岖山路,蹒跚步伐,初见地质现象的惊喜?

是习习凉风,朦朦薄雾,看似不真切的山石?

是日沉西山,众人围坐,执手两相看间的“野簿”?

还是那,用双脚丈量的,几亿年时光流水……

 

 

 

神农谷的喀斯特地貌和瞭望塔的硅质岩

 

8月21号早晨六点,我们开启了为期一天的神农顶实习之旅。沿途的山川河流在晨雾的缭绕下,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让每一位睡眼惺忪的同学都抖擞了一把精神,早起的地科人也有专属于我们的浪漫。

 

 

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抵达了宛若仙境般的神农谷,在这里我们观察了高山深谷和高山喀斯特地貌。我们到达时,峡谷的雾气还没有散去,翠绿的山林若隐若现,谷底的石林奇形怪状,让人不禁感叹“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随后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明白了神农谷背斜成谷的成因,学习了信手绘制剖面图。

 

 

从神农谷出发,五分钟就到达了瞭望塔。在这里,我们近距离观察了乱石沟组的硅质岩与紫红色的泥质粉砂岩,注意到发育的软沉积变形构造。

 

 

在收获知识、累积野外经验之余,我们在瞭望塔看到的景色堪称一绝。低头是姿态奇异,色彩斑斓的岩石,远望则涛涛林海与莽莽群山尽收眼底。任谁见了这般景致,都忍不住要将整个身心都扑进这荒野中,只欲“挟飞仙以遨游”。

 

 

瞭望塔也有难以寻觅的美景,同学们又带着学习的热情来探索板壁岩的奇石怪峰。造化钟神秀,大自然以风雨作刻刀,冰雪为锤凿,千百年来不断使这里的岩石“栉风沐雨”——这便是风化剥蚀作用。

 

 

方解石和白云石被雨水溶蚀后,只剩坚强的硅质条带突出岩面。

 

 

有的岩体受应力作用形成断裂和节理,流水沿这些裂隙不断侵蚀,便有了一线天的奇观:奇石背后的故事怎么也挖掘不完,板壁岩是白云岩,灰岩和流水演绎出华美的合奏曲。

 

 

天门垭的U形冰川谷

 

自然的力量,造就了天燕景区的魅力,也促成了我们踏上见识这份魅力的旅途。海拔2300米,雄伟壮观的彩虹桥飞天横渡,站在桥上,可见云海翻腾、江山如画,感受“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之美。

 

 

在“野人洞”旁的石壁上,老师与同学们对攀岩跃跃欲试,攀登山顶的脚力,生于欲穷千里目的壮心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展现了地科人的冒险与挑战精神。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也能保持着这种挑战精神。

 

 

相传,天门垭是炎帝神农氏“架木为坛,跨鹤升天”之地。站在观景台上,只见林海莽莽,层峦叠嶂的山脉绵延至天际,隐入悠悠白云之中,不由让人感叹一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这里是古冰川的遗迹点,在数亿年前年古冰川侵蚀后留下了巨大的U形谷地。远眺高山白云,想象着古冰川的进退过程,我们的思绪也同神农氏跨鹤升天一般飘入云霄。

 

 

随着路途延长,步伐上上下下,视角的高低起伏,每一幕都有不同的风景,每一次定格都是崭新的记忆。豆粒灰岩和鲕粒灰岩藏在沿途被灰土覆盖的岩壁上,在视觉的深度体验和老师丰富的讲解下显得无比真实——这也是本次实习让同学们获益最大的地方。让我们感知了每一块岩石的生生世世,经历的沧海桑田。

 

 

 

 

文字编辑:陈悦 代远琴 魏子朝 赵润东 杨洁臻 夏立原 牛骋 伍治西 李欣泽 李洪财 吴高翔  杨向娇 安施绮 黄昱涵   周婷婷 邓佳豪

照片:王一之 邓立群 王鑫 丁虹 汤项旻 王福临 韦重林

校稿:李志刚

初审:黄荣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