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主动、精心打磨——我院举办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
2023年1月9日,我院以线上方式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会议由王伟涛副院长主持,特邀广州地化所赵太平研究员、学院廖杰教授做项目申报经验分享。学院50余位专任教师、博士后和特聘研究员参加。

会议开始,王岳军院长做动员讲话。他表示,为进一步提高基金申报书的质量,学院特此举办项目申报动员会,邀请两位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师传授经验。2022年学院的国自然基金批复情况较好,充分说明我院老师们在科研上是有活力、有实力的。希望大家2023年继续努力,积极主动申请,下功夫精心打磨申报书。学院会在这一过程中尽全力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王伟涛副院长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政策、全国申请与资助情况、学校和学院的申请与资助情况、2023年我院基金申报工作重点、基金项目形式审查重点、科研诚信要点等情况。国家鼓励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高校已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近三年我院的申报资助率相对优异,尤其是面上项目。本年我院将积极动员博士后、专职研究人员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动员有研究基础的老师申请重大、重点基金项目。希望大家积极申报,诚信科研,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和学院科研贡献度。
广州地化所赵太平研究员以“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老师们分享基金申报的经验。基金申报考验大家的科研素质、研究积累与勤奋程度,因此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优势和基础,尽量选择别人没做过、做不了或者做得少的研究;二要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下一番苦功夫,万万不可“自以为是”!在申报前,要考虑拟开展研究项目的核心科学问题是什么、有何学术价值与创新性、是否有国内外同行在做、有何问题待解决、能产生哪些学术贡献?在设计研究方案时,要考虑研究内容与思路是否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关联性与可行性如何?赵老师为大家分析了基金申请不成功的几方面原因,鼓励大家去熟悉申报规则,避免失误。为了提高基金申报质量,赵老师从科学问题的选取、摘要的撰写、参考文献的选择等方面给出若干具体建议,希望大家能够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在选题、遣词造句上下功夫,提升创新性与研究意义,争取“外行看了有兴趣,内行看了有水平”;第二,积极从身边的科研平台、团队和引路人身上汲取成长的养分,戒骄戒躁,持之以恒,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形成研究特色与研究特长。
我院廖杰教授以“基金申请经验探讨”为题,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近年来基金申报的心得。在项目申报中,他主张要有一个清晰的科学问题,要按照一定的写作“套路”来,切忌天马行空;要积极申报以便早日建立显示度,不建议等待;要多研究往年专家的评审意见,从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多寻求他人的指导,切忌闭门造车;申报书要写得好,PPT要做得好,更要讲得好!
自由提问环节,老师们积极发言,就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是否需要分开写、选题切入点应偏科普还是偏专业、重点项目的申报何时准备为妥、如何选题更能获取专家认同等问题展开讨论。赵太平研究员和廖杰老师耐心耐心细致地做了解答。
何晓钟书记在动员会上做总结发言。他代表学院对于赵太平研究员和廖杰教授的经验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希望各位老师、博后专职人员在2023年再接再厉,在2022年取得优异成绩基础上继续积极申报,既积极申报青年项目,也勇于申报重大重点项目,包括从选题、申报书的撰写、打磨加工、汇报陈述等各环节下足功夫。学院会继续给予大家全力的支持,包括后续举办提高会等,助力大家取得更好的申报效果。祝大家新年皆得所愿!

初审:黄荣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