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务虚求实提质量,凝心聚力促发展——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本科人才培养务虚会

发布人:黄荣 编辑:郝艳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实学校2022年秋季工作会议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相关工作任务,1月9日下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召开本科人才培养务虚会,研讨如何进一步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学院院长王岳军、党委书记何晓钟及学院教学督导、各教研室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等30余人参加会议。因疫情影响,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由副院长郑文俊主持。

       郑文俊副院长首先传达了高松校长秋季工作会议报告“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通专融合为路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精神和主要内容,并概要介绍了学院目前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强调了学院在课程建设、教学团队、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等本科人才培养中亟需提升的相关工作,希望通过本次务虚会,各位老师集思广益,为本科人才培养出良策、拓思路,推动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积极落实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王岳军院长在会上强调,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过程中,本科教育是基础和关键。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科研与教学的有效打通,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等都会对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起关键作用。具体来讲,教学过程不单单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学生得到价值的塑造。本次务虚会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各教研室和教学督导们对本科人才培养的想法和见解,希望各位与会老师开展头脑风暴,为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献计献策。下学期开学初学院将组织专题教学研讨会,将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具体工作措施加以落实。

       与会教学督导、各教研室主任和众多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际经验,畅所欲言。

       针对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优化方面,老师们谈到了地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要立足国内,主动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地学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需求,为新时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积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加强教学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针对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方面,老师们的建议主要包括了教师需要将“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落实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等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聚焦在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上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才能主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实现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引领和指导功能。针对通识教育方面,有老师建议学院开设的通识课程能更好地突出学科特色,课程设置中需要更注重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通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交互培养,增进学生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为其一生的多向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让本科生毕业可以有更多选择。

       何晓钟书记作了总结。他指出,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事关学院长远发展和大学办学质量。学院之所以在前面举行的全院教职工会议上传达学习秋季工作会以后,今天专题举行人才培养务虚会,下学期开学还将举行专题讨论会,就是希望每一个老师都能深入领会秋季工作会议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的精神要求,把学校关于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任务在学院落地落细落实。希望全体老师本着对自身职业发展、学院长远发展和大学事业进步负责的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思考深入讨论学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及教材教法等各方面工作的进一步改进提高。各教研室和各教工党支部要发挥好组织发动、统筹协调的作用,以多种形式认真抓好专任教师的学习,吸取智慧、凝聚共识,共同把秋季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好。

 

 

初审:黄荣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