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参观+研讨,我院多形式结合推进主题教育学习走深走实

发布人:黄荣

       5月16日下午,我院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实践活动。参加活动的党员和教职工前往中山詹园听取了学院党委书记何晓钟同志所作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加强师德和家风建设”专题报告,现场参观学习了中山詹园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展陈和园林景观,并结合高校和学院工作实际、教育工作者的岗位实际研讨了如何进一步加强师德和家风建设。辅导报告加现场参观学习,再辅之以实践工作研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取得了良好效果。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党员和教职工代表近40人参加了当天的学习实践活动。

 

       

       在中山詹园会议室,何晓钟书记为大家作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加强师德和家风建设”专题辅导报告。他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何晓钟书记在报告中谈到,包括“孝”在内的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使之更符合时代和人民的需要。詹园建设的起因是“孝”,现在又以文物展陈、图文宣传、古代风格亭台楼阁等传承关于孝文化,是家风建设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家风建设高度重视,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又进一步指出家风建设也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何晓钟书记在报告中谈到,党员干部和教职工都要关注家风建设、加强家风建设,这不仅关系个人的幸福,更是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基础。学院党委一直关心、关怀青年教师及其家庭,希望大家遇到需要学院关心帮助的事要及时提出来,也请大家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厚营养,建设好家庭,助力个人在内的家庭成员的成长发展。

       何晓钟书记还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风师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强调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希望学院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标准,更加注重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人格引导,培育能够引领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现场学习中,老师们认真听取讲解,詹园中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的细节,让大家感受到设计者的良苦用心。中华民族的孝文化,起源于舜帝,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丰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重要内容。詹园的古朴幽静、精雕细刻又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让大家真切感受到詹园主人黄远新先生对母亲的孝心,被黄母詹女士鼓励儿子开放詹园,推广传统孝文化的开放胸襟所感动,也同样强烈感受到传统文化中建筑、人、山水、植物和谐相融的高超技艺。

       在现场学习中,老师们不仅领略了岭南现代林园的综合设计,还感受到了园林中的各类设计巧思。部分教职工还参与了园内传统手工制作等体验活动。现场参观学习和动手体验,现场老师们更加深化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学习领会。

       在实践应用研讨环节,何晓钟书记结合近期教育部和学校通报的高校师德失范案例,以及近期社会上发生师风师德和家风失范的典型反面案例,指出师德和家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他强调,每位教职工都需要进一步增强师德和家风建设的意识,千万不要认为自身已经很好或者是就不会犯错,而是一方面向德的高标准看齐,另一方面吸取失范案例的教训,严于律己,在育人工作中保持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不断提升自身教书和育人的本领,为成为既是“经师”、更当“人师”的“大先生”而不懈努力。

       从教师职业的认知入手,何晓钟书记引导现场教职工展开了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师风师德建设的实践研讨。他谈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决定了高校教师这一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显著而重要的特征:更高的道德和人格要求。强调教师行业不仅要是要专长于教学,更有对教师言传身教的社会期许。他带领老师们再次一起逐条回顾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对其中特别重要和极具现实指导意义条文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解读,并结合实际谈了如何落实的体会,鼓励青年教师以准则为行为依据,更好地展开教师职业生涯。

       针对当前形势下教师如何根据青年学生群体的特点,做好学生学业导师和思想价值引领,何晓钟书记引导老师们进行了讨论。他谈到,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新时代青年接受教育方式的变化,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应当下学生群体的变化和学生群体新特点,强调青年教师要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自身的学业指导能力的同时也要以身作则,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既当“经师”,也善作“人师”。大学的运行是需要完善制度的,师生教与学两方面也需要制度规矩约束,但真正起大作用的是教师的学术影响力和道德感召力,这是把学生培养成我们期望的知识能力强、思想道德素质高,能够引领未来高素质人才的硬核力量。实践研讨环节进一步增强了老师们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识,并对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引导工作沟通了思想、交换了意见。

 

 

初审:黄荣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