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 大地测量数据和大气数据揭示的2022年Mw 6.2阿富汗破坏性地震的断层几何、滑动分布和潜在触发关系

发布人:黄荣

       2022年6月22日,当地时间凌晨1点24分,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西端的阿富汗东部地区发生了 Mw 6.2级的破坏性地震(图1)。地震造成当地1700多人死亡,3500多人受伤,大量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伴有一系列山体滑坡和落石。丰富的地震相关记录,为认知当地构造几何和震害机理提供了机会。

图1 2022年6月阿富汗地震的构造背景。

(a)阿富汗东部地区历史地震和SAR空间覆盖范围。(b)泥屋倒塌。(c)落石。(d)地表裂缝。

       我院张培震院士、冯万鹏副教授团队对此次地震的孕震、发震机制和潜在触发关系等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在Sentinel-1干涉雷达形变的约束下(图2),利用团队自主研发的地球物理反演软件PSOKINV厘定了地震的断层几何参数和同震滑动分布,最大滑动达到3 m,同震滑动浅且集中(图3)。结合震源时间过程,推断当地地震动较为强烈。因此,高地震峰值加速度可能是此次中等能量地震造成巨大破坏的主要原因。

图2 阿富汗地震不同干涉相对的同震条纹图

(a)T71干涉图(2022/04/17-2022/07/24);(b)T71干涉图(2022/06/18-2022/06/30);(c)T78干涉图(2022/05/02-2022/07/25);(d)T78干涉图(2022/06/19-2022/07/01);(e)AA’剖面的InSAR LOS 向形变。

图3 2022年阿富汗地震的滑动分布。

       同时,联合全球大气数据,我们发现在地震发生前10小时当地出现较为集中的降水过程,震中区刚好位于降水集中区。考虑地下流体对断层失稳的潜在贡献,当地降水过程与地震的时空关联性(图4)指示了前者可能对后者的发生具有触发关系。降水的时空分布也证实了,时间上距离地震最近的InSAR同震像对中的复杂条纹(图2b和d)应该是地震和天气异常联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未来解译InSAR形变干涉信号中需要警惕多机制联合作用的可能。

图4 2022年6月阿富汗地震与当地降水的时空分布

       上述研究成果以我院硕士研究生戚永浩为第一作者,冯万鹏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JCR二区,影响因子4.288),文章索引如下:Yonghao Qi, Wanpeng Feng, Yong Zhang, Dagang Wang, Yi Du, Sergey V. Samsonov, Pei‐Zhen Zhang, Abdul Habib Zaray, Abdullah Ansari. Fault Geometry, Slip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Triggering of the 2022 MW 6.2 Deadly Afghanistan Earthquake Revealed from Geodetic and Weather Data.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2023). https://doi.org/10.1785/0220220341

 

 

编辑:吕娟霞

初审:黄荣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