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地质萌新出发,探索天地变化——我院2022级本科生赴神农架实习
7月6日清晨,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60位同学在8位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神农架林区地质实习之旅。22级实习队按计划前往神农顶,途径神农谷峡谷、瞭望塔等地,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实习队的同学们学习判断地层结构、观察峰林地貌、瘤状灰岩、辉绿岩岩墙,不断练习测产状、使用罗盘、放大镜、地质锤、地质图等地质工具,在风景如画的神农架,同学们不断练习专业技能。
第一站 背斜成谷的奥秘
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与神农谷
神农谷,温度宜人,景色壮丽。在神农谷前,老师带领我们回顾了背斜成谷的原因和机理,同学们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探究“背斜成谷”的高山深谷地貌和谷底因风化、溶蚀形成的石林,描绘该点地质素描图。

高山深谷地貌和喀斯特地貌
第二站 同生沉积构造
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与瞭望塔
在瞭望塔的西南方向,有典型的白云岩可供观察学习研究。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乱石沟组的硅质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观察到泥质白云岩壳状断口,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具有颗粒感的碎屑物,通过细心观察,同学们还发现了此处地层中两处规模不同的揉皱构造(软沉积同生变形构造)。

揉皱构造
第三站 认识瘤状灰岩
天际线往西一公里处
午饭后,同学们和老师们一起前往距离天际线一公里处的公路旁观察台子组的瘤状灰岩。杨小强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有关灰岩可能的形状构造,如瘤状、链条状(孔洞较小)、条带状(细长)等,随后引导同学们通过现场观察,思考面前的岩石孔洞的特殊之处,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探讨。
通过测产状、打方向、使用地质锤敲出新鲜剖面、用放大镜观察粉状晶体,同学们验证填充物为泥质灰岩,外层为灰岩。大自然的奇妙让大家都十分兴奋。
第四站 初识火成岩
天际线一公里处
在辉绿岩观察点,同学们看到该点岩石具有均匀致密的特点,没有明显的分层,刘志超老师指出其为块状构造,具有辉绿结构,并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基性岩代表性岩石、鲍文反应序列和侵入岩的产状等知识。同学们了解到辉绿岩的主要组成矿物为辉石和基性斜长石。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用放大镜对两种矿物进行细致观察。老师解释该岩石呈灰绿色的主要原因是经历了帘石化、绿泥石化等蚀变作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对基性浅层侵入岩辉绿岩有了基本了解,激发了课后探寻更多新知识的欲望,期待日后更系统的课堂学习。
风吹过山川大地,风掠过溪流涧溯,风拂过你我的脸庞,在这忙碌而充实的一天,我们充分感受到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快乐。
在天地风景中观察细微的差别,探求地球科学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的万千变化,地球的沧海桑田,地质人就是这么独特的存在。相比第一天的懵懂,地质萌新们在多次练习中慢慢开始掌握了野外实习的必备技能,无论是产状的测量还是地质图的使用都变得游刃有余,这也让实习队队员们更加有信心顺利完成接下来的实习任务。

编辑:吕娟霞
初审:黄荣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