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 | 云南实习队:党建与业务相融合,思政与专业共提高——2021级地质填图实习重谋划、深落实、促提高取得良好效果

发布人:黄荣

        地质填图实习,是地质学类本科二年级的必修课程。这不仅是地质学科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也是我院地质学人才培养重视实践、重视野外工作的传统和特色。经过两年的学习,同学们基本掌握《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相关课程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野外地质填图,不仅可以培养同学们应用所学书本知识分析解决野外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这一实习要求学生掌握野外勘探基本工作流程,具备基本绘制地质图能力。

 

行前动员:了解实习地基本情况,明确目标任务要求

为更好的开展实习工作,云南地质填图实习队进行了精心谋划。2023年6月15日,实习队提前半个月在学院A324报告厅召开了动员会,由带队老师对实习区地质地貌状况,如区内出露何种时代的地层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讲解,帮助学生形成野外实习地的整体地质状态初步概念;强调填图实习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发放实习指导书,请同学们提前消化吸收,做好野外实习工作的各方面准备。

  

(1)王正海老师讲解实习任务            (2)田云涛老师讲解工作方法

图 1 实习动员会

 

实地工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技能共提高

7月4日-24日,云南填图实习队在云南梁王山地区开展系列实习任务。通过地质踏勘、实测剖面、路线填图和室内整理及绘图系列学习和实践,同学们基本查明了云南澄江梁王山地区内岩石、地层、构造、矿产等地质体的分布和组成特点,并初步探究其属性、生成环境、地质背景、相互关系及发展演化规律等基础地质问题(图2)。

图 2 学生于饮马池观察灯影组(Z2d)内断层,岩性是白云岩

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课堂知识应用到野外实践:运用《岩石学实验》中的知识开展对手标本的鉴定;通过实际工作训练对罗盘、放大镜、测绳和地质锤等地质工具的使用技巧,如使用罗盘测方位角和坡角等;在破裂面或节理面发育地区,判断层面的技巧:沿垂直层面方向观察,岩石颜色、岩性等显著变化。

躬身实践,将课本知识与野外实践相结合,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野外作业内容及流程,学习了野外工作技巧,对相关地球科学知识和理论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理解。(图3)。

图 3 于填图路线风口-杨柳冲沿线所见灯影组(Z2d)白云岩挤压构造

在实习中,同学们认真探究,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大胆求证,一丝不苟地完成填图实习任务。我们跟随前人的脚步,学着描摹、探究、发现那些在古老大地上沉默不语的,那些曾经惊人的千变万化。每一次攀登,让我们无比骄傲;每一次验证,让我们兴奋不已;每一项工作的推进,让我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思政教育:思想的淬炼、精神的洗礼

同学们在实习队党支部书记王正海老师等的带领下,前往中大西迁澄江办学旧址参观学习,现场感受地质学人和中大先辈们在战乱中自强不息、追求学术、奉献国家的高贵精神;我们还参观了云南澄江化石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化石和古生物科学的美与魅力(图4、5)。我们还聆听了学院何晓钟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澄江市委党校孙锦江副校长关于“中大西迁办学历史和精神”的专题党课,从党的先进理论和院史校史中吸取力量,激发我们新时代青年主动响应党的号召,奋发成才、奉献国家的志气。

图 4 实习队参观云南澄江中大办学旧址

图 5 实习队参观云南澄江化石博物馆

实习顺利进行,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也感谢所有陪着我们实习全程司机等工作人员。对我们而言,实习不仅仅只是一次学习经历和野外工作,更重要的是一次同学之间彼此合作、陪伴、鼓励,探求新知、提升能力的过程。大家求同存异,美美与共,收获了知识技能、感情友谊和成长进步。实习很短,实习很长,她存于我们永久的记忆中(图6)。

图 6 实习队一天工作结束后合影

 

供稿:2021级云南实习队第四小组张泰学

初审:黄荣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