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地科 再攀高峰 |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捐赠倡议
亲爱的校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这片知识的沃土上,我们曾携手走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那些年,我们一同在在实验室的灯火通明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在野外实习的山川河流间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更在图书馆的静谧中追寻知识的光辉。在这里,我们不仅汲取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在这片热土上培育了深厚的友谊,点燃了对地球科学事业的无限热爱。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如今,虽然我们的脚步已经跨越了校园的围墙,但学院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在这里播种了梦想,收获了成长。
百年地科,薪火相传。在广大校友和社会贤达的支持下,学院获得了跨越性的发展,迎来了百岁生日。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地质学)学科创建百年之际,为支持学院的持续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优秀的地球科学人才,我们特此发起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基金捐赠倡议。我们相信,每一份捐赠都蕴含着您对学院的深情,是知识的传承,是梦想的接力。让我们以捐赠的形式,将感激之情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为学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期待您的参与,让我们共同见证学院更加辉煌的明天!
【捐赠背景介绍】
百年地科,桃李芬芳。在校友们和社会贤达们慷慨资助下,学院设立了诸如杨遵仪院士奖学金(含杨遵仪院士特别奖学金)、陈国达院士奖学金(原罗平奖学金)、谢家荣院士奖学金、彭明生奖学金、Diffendal奖学金、创慧、植福、中宝南玉等各类奖助学金。在各位热心校友和社会贤达,以及政府部门的热心帮助和大力支持下,我院地质矿物博物馆的馆藏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海琴四号大楼再展新颜。
为持续发挥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及团体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学中的作用与影响,设立校友基金,以促进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主要用于奖教金、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助学金、学院运行保障。
【捐赠用途】
为促进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在基金运行有效期内,长期接受校友、师生、社会各界,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的捐赠。本基金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道德风尚,践行汇八方涓流、襄教育伟业、育国家栋梁的宗旨。尊重捐赠者意愿,按照下列范围使用基金:
(一)设立奖教金,用于以下事项:
1、教职工在“一流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出版、教学竞赛、执行学校专项任务中获奖或者做出突出成绩贡献者的奖励;
2、学生学科专业类竞赛获奖的指导老师的奖励。
(二)设立学生综合素质基金,用于以下事项:
1、学生实习实践、志愿服务、文体艺术素养等综合能力提升相关事项的费用;
2、优秀学生骨干的奖励。
(三)设立助学金,用于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因特殊情况出现临时困难的补助。
(四)设立学院运行保障金,用于以下事项:
1、校友工作(含校庆、院庆活动)经费;
2、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事项支出及工会活动费用;
3、其他符合基金章程并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定事项的费用。
【捐赠途径】
您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捐赠助力学院事业发展腾飞
①长按以下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的二维码”。
②点击“我要捐赠”。
③填写信息后,点击“立即支持”。带*号为必填项目。可选择是否匿名。
④捐赠后,系统将生成带编号的证书,作为纪念,您可截图保存。
【捐赠管理】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基金将严格依照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进行使用,并定期对外公布经费的收支明细。我们秉持捐赠自愿的原则,对捐赠金额不设限制。
对于捐赠额度较大,或对捐赠内容、形式、用途有特别需求的校友和企业,我们诚挚邀请您直接与我们取得联系。此外,校友或企业还可以设立冠名基金,专门用于定向用途的捐赠。对于个性化的捐赠需求,我们随时欢迎您与我们直接沟通,共同商讨合作细节。
【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老师、梁老师
联系电话:0756-3668380
联系邮箱:xuyyi@mail.sysu.edu.cn、liangqy37@mail.sysu.edu.cn
百年来,中山大学地球科学(地质学)学科的发展得到了学校及各级部门、特别是学院师生、校友和社会贤达给予的广泛关心与热情资助,在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我们承诺,将珍惜每一份捐赠,将其用于学院最需要的地方,让其成为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中大地科,欢迎您常回家看看!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