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章桂芳:风景背后的故事

发布人:黄荣 编辑:母先祯

【编者按】在学校第十三届教学竞赛中,我院教师用精彩的课堂征服评委,用创新的教学打动学生。他们不仅是比赛的优胜者,更是我们心中最棒的老师!

“课堂上她是传道授业的师长,球场上她是我们亲切的球友”。本期《我的老师》,从学生的视角,让我们看看章桂芳副教授“风景背后的故事”……

章桂芳,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第二届与丹霞工作组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遥感地质、地表过程GIS与RS综合分析、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在2024年学校教学竞赛中荣获公选课组一等奖,在2025年学校教学竞赛中荣获教学创新赛道副高级以上组团队二等奖(主讲人)。

图:章桂芳

 

堂教学

老师开设了一门叫《风景背后的故事》的公选课。第一次听到这个课名时,我就被吸引了,觉得它既诗意又充满神秘感。后来在课堂上,老师告诉我们,她开这门课的初衷是因为发现很多人虽然热爱自然风光,却很少思考这些景观背后的科学奥秘。她说,当我们看到“五指山”、“龟峰山”这样的奇特地貌时,大多数人只是惊叹于它们的形状,却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历经千万年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因此,她想带我们用地球科学的视角,去解读每一处风景背后的故事,了解它们的过去,甚至预测它们未来的演变。

在这次教学竞赛中,老师作为主讲人代表教学团队(主要参与人郑文俊、杨小强等)汇报《地球系统科学概论(下)》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从老师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了这门课程的发展历程,它与中大同岁,在传承发展中持续创新。感谢老师们践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剖析五大发展痛点,通过“五融五育”的教学创新举措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生的我们能够不断进步与提升。

章老师常说,地球的演化时间远远超出人类生命的尺度,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用地质学的眼光重新观察世界,感受真正的“沧海桑田”。在她的课上,风景不再只是美丽的画面,而是一本记录地球历史的书。这让我对自然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敬佩老师的渊博学识和独特的教学视角。

图:章桂芳在课堂上
 

外教

章老师非常注重野外教学,她经常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其中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三峡-神农架地质实习。这是学院为刚学完大一课程的学生开设的实践课程。老师说这个实习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野外实际观察结合起来。

在实习中,老师总是耐心地指导我们观察各种典型地质现象。她常说:"不仅要看,更要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地质过程。"通过她的讲解,壮丽的三峡和神秘的神农架在我们眼中不再是简单的风景,而是一本活的地质教科书。最让我们感动的是,老师不仅教我们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我们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她说:"希望你们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能够真正爱上这门学科。"这样的实践教学,确实让我们获得了比课堂上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图 :章桂芳带领学生在野外实习

 

课堂之外

课堂之外,老师是个十足的羽毛球爱好者。每周基本固定时间,总能在体育馆看到她挥拍的身影——或是和同事们切磋球技,或是热情地邀约学生来场友谊赛。她打球时那份专注与活力,丝毫不输给讲台上的神采飞扬。在轻快的击球声中,在爽朗的笑语间,我们看到了她作为学者的另一面——热爱生活、充满活力、平易近人。在轻快的击球声中,课堂上的师生情谊化作了球场上最温暖的陪伴。

图 :2022年地科师生羽毛球联谊赛

 

语学子

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成长。教学相长,未来我会继续把对地球科学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同学,就像在球场上传递羽毛球一样,让知识在师生之间愉快地流动。

我还想对同学们说,地球是一本厚重的书,而风景就是它最动人的篇章。每一座山、每一片峡谷,都记录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诉说着地球演化的故事。地质学教会我们以时间的尺度思考问题——人类的一生或许短暂,但地球的故事却绵长永恒。愿你们保持好奇,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在山水之间发现更多未知的精彩。记住,真正的风景不仅在于形态之美,更在于理解它为何如此,又将如何变化。

——章桂芳
 

供稿:王梓丞、谢昌华、杨明、李镇雄

初审:黄荣

审核:徐永怡

审核发布:孔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