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绍平教授荣获2025年度雷吉诺德·范信达奖

发布人:黄荣 编辑:母先祯

    8月26日,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SEG)在美国休斯顿隆重举行2025年度颁奖典礼。

 图1 卢绍平在SEG颁奖典礼现场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卢绍平教授被授予SEG雷吉诺德·范信达奖(Reginald Fessenden Award)(图1)。该奖项设立于1961年,是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旨在表彰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技术方面作出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

     

     卢绍平教授因在解决地震多次波问题方面的重要贡献而获得该奖项。地震多次波通常被视为干扰噪声,是油气地震勘探中的一个经典难题。传统处理方法以剔除和压制为主,计算成本高,且易损伤有效信号。他实现了不同于传统思路的新方法,将多次波转化为可用于成像的有效信号;而基于该理论所开发的多次波成像软件,已在国内外实际勘探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效果显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图2)。

 

图2 地震偏移成像结果(等深度切片)上图是传统成像结果,下图是多次波成像结果

 

简介

    卢绍平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后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曾任职于PGS公司,2019年回国加入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授,长期致力于勘探地震学的研究。

 

    雷吉诺德·范信达奖由SEG设立,首位获奖者为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本诺·古登堡(Beno Gutenberg),以表彰他在核幔边界方面的科学发现。SEG成立于1930年,总部位于美国休斯敦,是全球勘探地球物理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专业学术组织,目前拥有来自114个国家的超过14000名会员。作为非营利机构,SEG致力于推动应用地球物理的发展与技术创新,服务于自然资源勘探、近地表特征描述等领域,并通过年度会议、学术出版物和专业培训为国际地球物理学界提供交流与合作平台。


 

供稿:黄建东

编辑:马小玥

初审:黄荣 王玉琨

审核:郑义 徐永怡

审核发布:孔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