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宝藏之红色基因​​|雅石凝韵,春晖情深

发布人:黄荣

【编者按】中山大学地球科学(地质学)学科自1924年创立以来,已走过百年历程。在漫长的岁月里,一代代地科人以山川为课堂,以锤凿为笔墨,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书写了无数动人的科学篇章。他们采撷的地质标本,不仅是科研的基石,更凝结着“艰苦创业、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为此,学院特别推出“地球宝藏之红色基因”专栏,通过讲述标本背后的故事,展现中大地科人扎根大地、勇攀高峰的奋斗足迹,激励后来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新时代地质报国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1.雅石馆

图:地质矿物博物馆之雅石馆(局部)

对地学人而言,岩石不只是研究对象,更是承载青春与梦想的信物。2021年,有感于学院百年发展的蓬勃气象,我校杰出校友周丹媛女士捐资五万美元,助力建设地质矿物博物馆雅石馆,以丰富岩石标本馆藏。雅石馆也成为学院地质矿物博物馆的精品展区,助力学院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相关工作的开展。

如今,我们走出课本,置身自然这间宏伟展厅。眼前奇观,已不再是冰冷的图文,而是可触摸的地球史诗。

雅致的供石欣赏与收藏,始终是文人生活品味的重要象征。在文化形态与表现上,“奇石共赏,石韵合鸣”正体现了文人赏石文化的精神延续。”这一绵延千年的文人传统,在周丹媛女士的身上得到了当代的延续与体现。周丹媛女士毕业于南澳中学,1982年取得中山大学地质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为我校杰出的1977级校友之一。现任加拿大CSIT公司集团总裁,从事投资和铀矿、鳞片石墨勘探开发

图:周丹媛女士(中)在春茗仪式上

周丹媛女士以地质人的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将这份对赏石文化的深刻理解,转化为对母院的深情回馈。其捐资建设的雅石馆汇聚了太湖石、灵璧石、英石、纹石、黄蜡石、黄石、钟乳石、青石等众多珍品,五色有余。这些静默的雅石,因周丹媛女士的馈赠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们不仅是自然与科学的展品,更是一座座情感的桥梁。

图:寿山石,成分为叶蜡石,中国四大印石之王,产于福建福州寿山村,是福州特有的名贵石材,其石质晶莹、脂润、色彩斑斓,色泽浑然天成,色界分明,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的特点,并于2003年被确定为“国石”候选石,开采始于南北朝,明清时期成为皇室玉玺用材

图:广绿玉,也叫广宁玉,主要成分为绢云母变质岩,为广东名玉石,产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广绿玉在明末清初就被视为贡品,该类玉石以色取胜,其独有的翠绿色调在国内玉石品种中非常罕见,尤以翠绿、绿海金星、白中带绿、黄中带绿最为名贵。广绿玉质感柔和细腻,晶莹剔透,硬度适中.既是少见的奇石,又适合制作印章和工艺美术品。

图:青田石,成分以叶蜡石为主,中国四大印石之一,产于浙江青田青田石质地温润,色彩斑斓、花纹奇特,硬度适中,是中国篆刻艺术应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印材之一。

图:阿玉,为巴基斯坦绿玉,颜色以绿色为主。其材质特性使其适用于建筑物室内外装饰,包括地面、墙面及背景墙等场景。

图:水晶晶簇,由天然石英晶体在岩石晶洞中经地质作用形成的结晶簇,以六方柱状、双锥状或菱面体聚形为常见形态。其形成依赖于火成岩空洞中的热液结晶过程,晶体群常单向发育并附着于基底岩石

 

2.丹心助学:杨遵仪院士特别奖学金的十年情缘

图:2018年杨遵义院士特别奖学金颁奖现场

雅石馆的背后,蕴藏着周女士数年的地科情怀,周丹媛女士于中山大学毕业后,经过近40年的地质工作和学习,于2017年初,主动向王岳军院长提出捐赠意愿,决定自当年起连续十年每年捐赠2万加币(后调整为1.5万美元),在杨遵仪院士奖学金下设立特别奖,这项为期十年的承诺,至今已累计捐赠12万美元,成功惠及107名学子。它不仅奖励学业出众者,更贴心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境外游学,为他们拓宽学术视野创造宝贵机会。

图:周丹媛女士与荣获杨遵仪院士特别奖学金的同学合影

 

3.筑梦百年:博学堂∕地科百年学术报告厅的献礼

图:2023年周丹媛女士出席《地学赋》文化墙揭幕仪式并作为校友代表发言

2023年10月,周丹媛女士应邀出席学院《地学赋》文化墙揭幕及奖学金颁奖仪式。抚今追昔,她深切感恩母院培养,为学院百年新貌倍感欣慰。她勉励教职工乘势而上推动学院发展,寄语学子珍惜机遇、锤炼本领,以期未来奉献社会。

在悉心关爱学子成长的同时,周丹媛校友亦倾力支持学院的整体发展。她多次捐赠学院发展基金,助力提升学院的基础设施与综合实力。在2024年中山大学百年校庆暨地球科学学科创办百年的历史性时刻,周丹媛校友慷慨捐赠14万美元,专项用于建设“博学堂/地科百年学术报告厅”。这份厚礼不仅是为百年华诞献上的珍贵贺礼,更是为学院未来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构筑了一个高水平的平台。

图:博学堂报告厅

结语:从奖学金的设立,到雅石馆的落成,再到博学堂/地科百年学术报告厅的筹建,周丹媛女士以持续的善举和深远的视野,生动诠释了“地科人”的责任、情怀与担当。在中山大学与地球科学学院双双迎来百年华诞的历史新起点,周丹媛校友的奉献精神,必将如她所珍视的岩石一般,坚毅而恒久,激励着一代代地科学子砥砺前行,共同续写地球科学更加辉煌的未来。

 

撰稿:赵帅涛

初审:黄荣

审核:徐永怡

审核发布:孔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