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 | 沈文杰:点健康地质之火,燎乡村振兴之原

发布人:黄荣 编辑:熊黎

    【编者按】老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引路人,他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在思想、生活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用责任与爱心守护着每一位学子的成长!本期《我的老师》,从学生的视角,让我们走近学院副教授沈文杰老师,他以健康地质引领健康产业,以科技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希望。在沈老师的努力下,科研火种在基层一线燎原,科技回归人民、服务人民!

    

 

    沈文杰,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天然富硒产业联合体专家委员。主要从事地球关键带地球化学的相关研究,利用先进的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手段,通过古代沉积物和现代沉积物的系统研究和大数据分析,对地质历史上若干重大地质事件进行示踪溯源,揭示其发生和发展的科学问题,以及现实的资源环境效应,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宜居性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近年来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展健康地质、农业地质及与双碳相关的工作,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科学研究

    沈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地球环境和地球资源。从地球演化发展的角度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内容:(一)太阳系及地球形成早期环境:探究太阳系及地球早期的物质来源及演化,主要研究对象是陨石;(二)地质历史时期环境演变:主要涉及地质历史上的某些重大事件,比如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等,主要研究对象为沉积地层;(三)现今地球表层环境:主要研究现在人类所生活的地球表层环境,主要以土壤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环境及土壤资源研究,为农业发展及宜居地球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沈老师将以上三个阶段的研究成果串联起来,对比研究,相互借鉴,便得出了他常常教导我们的地质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将今论古和以古论今。

    沈老师和我们聊起过他从事富硒领域研究的缘由,学校受委托需要对连州地区土壤富硒情况进行调查,指导当地规划富硒产业的发展。在沈老师深入调查研究之后发现,这项工作符合他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又能够切实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在工作中,沈老师也逐渐明确了工作的中心目标——以健康地质专业知识规划和指导地方富硒产业的发展,带着目标前行。亦是应验了学生们对沈老师的赞美“工作上认真负责,科研上细心严谨,有很强的敬业精神。生活上为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图:沈文杰老师在野外现场指导学生

 

帮扶助农

    沈老师坚持在连州地区研究富硒土壤,他自2018年起在连州地区开展富硒土壤调查,在克服面积大、采样点多等难题后,成功将样品依次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沈老师团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将实验数据与采样点结合绘制了连州地区土壤富硒情况分布图。基础调查工作完成之后,开始寻找天然富硒土地及天然富硒土地认定与标识工作,该项工作对指导天然富硒土地的开发利用,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在2021年,他们成功在丰阳镇找到连州地区第一块天然富硒土地,该天然富硒土地部分被某公司承包,土地租金翻了一番,同时该公司在发展富硒产业时吸纳了许多农民作为员工。天然富硒土地的认证工作,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的知名度,也提升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目前,沈老师团队已为连州市筛查到四块天然富硒土地,并成功进行认证和授牌,建设一处广东省天然富硒产业示范基地。连州市重点发展的“长寿水、富硒米、甜菜心、香腊味、水晶梨”等五大特色农产品与沈老师开展的连州富硒工作均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依托连州富硒等相关研究,沈老师团队培养本硕毕业生12名,完成大创项目3项,发表论文8篇。指导成立中山大学“连乡硒裕”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连续两年赴连州开展服务工作。

图:沈文杰老师考察连州富硒农作物情况

    沈老师多年扎根连州,开展富硒研究,助力产业发展的信念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代学生,他是一位将学问写在大地上,用在公民上的学者,沈老师常常说,他所从事的富硒研究是地质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即健康地质,它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他的研究能够切实地帮助到当地百姓,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从富硒水果等产业的发展中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并且学院目前专注于这方面研究的教师较少,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而言,他觉得他有必要坚持。

    沈老师教导我们,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进人民的心坎里。他常常和我们说:“在助力乡村振兴之路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把当地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图:沈文杰老师(右五)与驻丰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合影

 

地科情缘

    沈老师会和我们分享他初入中大地科的事情,12年前,他刚来到中大地科时,还在南校区地环大楼办公,办公场所较少,发展空间确实受限。但即使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地科人发扬艰苦卓绝的精神,不断突破局限。虽然硬件设施不够完备,但是地科教师的人文氛围十分浓厚,大家积极交流探讨学术问题。沈老师也时常感叹近几年学院发展快速,尤其是硬件设施以及人才引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有了众多院士、优青、杰青等优秀人才。随着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的引进,老一辈地质教师一丝不苟,平易近人的特点得到了传承。

图:沈文杰老师(右一)与学院教师合影

 

寄语学子

    地科承载着深厚的学术底蕴与荣光,一路砥砺前行,我们共同经历过风雨,也见证着成长,而今天,我欣慰地看到,地科正处在历史上最具活力、发展最为蓬勃的时期。

    站在新的起点,作为老师,我衷心期望你们新一代地科人,能够继续秉持踏实严谨的学风,在治学与成长中不断凝练特色、锤炼本领。愿你们既扎根专业,勇攀科研高峰,也胸怀家国,主动响应时代需求,用知识与智慧服务社会、助力发展,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中大地科人的青春篇章!

——沈文杰

 
 
汇总整理人:桂婷
编辑:熊黎 马小玥
策划、初审:黄荣
审核:徐永怡
审核发布:孔晓慧

 
欢迎投稿:esesnews@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