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大学第一课暨开学典礼顺利举行
2017年8月30日风和日丽,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大学第一课暨开学典礼,在南校园三教109课室顺利举行。高锐院士主讲大学第一课,张培震院士出席,开学典礼由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天琪老师主持。全院150名2017级新生参加了大学第一课暨开学典礼,4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会议,热烈欢迎新同学的到来。
地球物理学家高锐院士以《身边的地球科学:走向地球深部》为题,为新生做了大学第一课。他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地球科学以及地球物理学是什么,地球物理学研究什么以及怎么研究,进一步介绍了地球物理学现在的发展阶段、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问题。他鼓励同学们,要利用知识,为攀登高峰、为国家富强努力学习。
高院士的第一课正式开启我院学生专业学习的征程。
在开学典礼上,王岳军院长致辞,鼓励同学们要成人、要成熟、要立志。他对新生们提出了大学的要求:要读好书,好好读书,会读书;要有科学精神、学会为人处事;要掌握一项技能;要和专业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他还邀请同学们一定要出去走走,跟着老师们一起,出去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做最好的研究。
开学典礼上,张培震院士鼓励同学们做未知世界的探路者。老师们也纷纷寄语,勉励同学们珍惜大学生活,明确目标、培养科研精神,抓紧青春投入学习,强健体魄,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成为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最后,与会师生一起在小礼堂合影留念。
福利贴:让我们一起回顾高院士的讲座吧!
地球深部研究一直是全球地球科学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二十一世纪地球科学最具挑战的科学前沿之一,地球表面板块运动、山 脉与盆地的形成、资源分布、地震发生、火山喷发等都受控于地球内部结构的改变与活动,而地球内部的改变和活动,既能提供资源也可以造成灾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
地球深部层圈结构:
-地壳
-地幔(分上、下地幔)
-地核(分内、外地核)
直接通过钻井进军地球深部,全球科学界的讨论已有数百年之久。但是,人类花了 300 年,仅向地心深处走了 0.2%
科学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研究精力,现在直接探测的最深处也只是于1989年,抵达了12262米处(前苏联探机)。
在直接钻井深入研究的计划陷入瓶颈后,科学家们转换思路,通过地震给地球“做CT”,利用影像分析追踪地球演化。这一研究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证实。
利用人工震源,获取准确可靠的地震资料,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首先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探测地壳结构,创立了大陆反射团体(COCORP)。到20世纪末,COCORP 完成横过北美中部大陆地壳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不仅发展了地学理论,而且发现了造山带前陆深部能源,轰动了全球。全球发达国家纷纷效仿,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大陆与海洋深反射探测地球计划,即地球深部探测计划。现拥有地球深部探测计划的国家和研究机构共9个,我国的深部探测专项也于2008年正式启动,成为9个国家和研究机构之一。
现在,我们的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已经卓有成效。中国科学家的目标未来十年完成25000 km 深反射地震剖面,获得地壳几何结构、速度结构,为研究地球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促进地球科学理论创新,提供深部探测数据和精细地壳结构约束。
现今与未来的地球科学是集各学科高新技术的现代科学,覆盖地球及其外部空间的各个层圈,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个方面。
欢迎各位同学积极投身地球科学研究,一切皆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