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进展汇报及专家咨询会议成功举办

发布人:段建军
 

2019年11月23-24日,由中山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地震动力学模型与强震危险性研究” 项目,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了2019年度进展汇报及专家咨询会。项目专家组专家陈晓非院士(组长/责任专家)、张培震院士、于晟研究员、马宏生研究员(责任专家)、杨宏峰教授、黄清华教授、李海兵研究员、袁道阳研究员、张晓东研究员(责任专家)、邵志刚研究员,项目与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成员和研究生等8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1
与会项目组成员与专家合影

 

 

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郑文俊教授首先介绍了项目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总结了项目2019年度整体进展、指标完成情况及后续工作计划。4个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研究目标、工作进展、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大会特邀香港中文大学杨宏峰教授、北京大学黄清华教授、兰州大学袁道阳教授分别做了基于震间闭锁的强震危险性研究、三维电性结构研究、历史地震研究等进行了专题学术交流,为项目进一步开展提供指导。随后11个子课题就地块边界带断裂活动习性与强震复发行为、地块及周缘现今三维地壳运动与应变分配、地块及边界带深部结构与深-浅构造耦合、活动地块理论完善与边界带强震危险性研究进行了汇报。

 

2

会议特邀报告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报告,对项目进展点评和质询,项目专家组组长、责任专家对项目进行在充分肯定了项目在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同时指出本项目是一个集成性工作,项目成果将为国家防震减灾服务,希望加强项目集成和综合研究。另外,专家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项目间、课题间、课题内的交流协助,尽早总结和凝练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通过该项目,提高团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才;最后希望本项目能够成为资料开放、思路开放、方法开放和结果开放的开放型研究典范。

 
3

专家点评

 

针对专家建议,项目组第二天组织了内部会议,重点就项目目标和内部交流展开讨论,后期将针对不同数据源观测结果,开展综合解释,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层地质及地球物理含义,提高对区域地球动力学的认识和学术品味;针对不同研究方向的具体问题做小范围、目标明确的研讨,提炼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最后,项目负责人希望大家珍惜此次科研大项目的机会,团结、协助、高质量完成项目既定目标,培养更多的年轻接班人。

 

图文|龚正、金睿智

初审|郑文俊、段建军

审核|郑文俊、张照

审核发布|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