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江断裂-地震、地质联合野外实习圆满结束
2018年3月29日-3月31日,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香港中文大学ESSC新丰江断裂-地震、地质联合野外实习在广东省河源市圆满结束。本次实习由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沈旭章教授、郑义副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杨宏峰教授联合指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8名研究生和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的12名学生共同参与。本次实习,通过两位老师的讲解和帮助,20名学生梳理了新丰江水电站的地质意义、河源地区的地质地貌,同时进行了强震仪的实地操作,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也加深了对地球科学的认识。

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师生观看新丰江水电站简介
全体师生在观看新丰江水电站的建造过程、主要功能以及地质影响,大家对于水电站建成后引起的6.0级地震印象深刻,同时也学习了防震减灾的知识。接下来新丰江地震台中心刘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水电站坝顶,杨宏峰老师随后对坝顶变形的地质成因、地震仪器的监测原理以及监测系统作了详细的讲解,同学们就“坝顶的横向位移”、“变形测量方法”等进行了提问,杨老师逐一进行解答,现场的讨论氛围十分浓厚,学生们更是受益匪浅。

杨老师讲解地震仪器工作原理和数据采集

杨老师指导学生对强震仪的实地操作及注意事项

新丰江水电站前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本次实习由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共同组织,在3位老师的倾力指导下,20名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对河源新丰江地区的地质概况、地震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两个学校的学生互帮互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