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探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专题学习分享会

发布人:段建军

        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统一部署,2021年5月28日,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在珠海校区海琴四号楼A324会议室开展了党史学习专题学习分享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照同志出席本次会议。

        首先,按照五月组织生活的分组学习情况,由支部第二组党员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内容展开学习分享。他们提到,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可以进一步分为3个阶段:

 

#01

       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1949年到195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取得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

 

#02

       开展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一方面,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在这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基本上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这是主要方面。另一方面是1957年以来的“左”的错误是严重的,后来又逐渐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 “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发动埋下了伏线。

 

#03

       十一大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6-1978)。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地、果断地结束全国范围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决定从1979年1月起,把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分享末尾,第二组党员同志回顾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除此之外,每个阶段的党史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党员,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认真学习党史,在学习中勇于自我革命,在新征程中砥砺前行。

        随后,张照老师对本次会议进行点评总结,希望同志们要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认真学习党史,弘扬革命精神,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力量,同时能够结合专业知识开展更多的切实为群众的实践活动,做到“学史力行”。

 

初审:段建军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