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地区综合地质实习 | 韶关行

发布人:段建军

7月20日实习队完成连州地区任务

向着韶关市出发继续学习

矿床篇

       本次实习在矿床学习方面参观了芙蓉山矿山公园及凡口国家矿山公园

 

       在博物馆工作人员及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粤北地区矿床分布特征,学习凡口铅锌矿的发现和成因,了解凡口铅锌矿开采的大致过程和选矿的流程。学习了矿井设计、矿石运输、矿下安全措施设置等。

       在园内的标本馆,杨志军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精美的矿物与岩石标本,带我们温习了结晶学与矿物学的知识,诙谐生动,同学们温故知新,受益匪浅。

 

生物化石遗迹篇

       南雄有大量的恐龙化石、恐龙遗迹,这对于研究白垩纪恐龙绝灭原因、恢复绝灭前恐龙生活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

       实习队对鸭嘴龙的脚印进行观测,通过张珂老师的讲解,学习如何通过脚印计算恐龙运动状态。

       下午实习队观测K-E界限,了解白垩纪与古近纪界限划分依据,认识到界限划分受到恐龙蛋化石等生物化石遗迹发掘的影响。

       在恐龙蛋发掘地,观察恐龙蛋化石。通过恐龙蛋所在地层的观察以及不同时期蛋的形态对比,认识到白垩纪恐龙选择在砾岩环境中下蛋,可能反映当时环境已经不适宜恐龙繁殖。

 

地貌篇

       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最典型区域之一。丹霞地貌红色的成因、无明显规则的白斑形成原因都仍然是困扰地质学家的重要问题。

       在登上长老峰的途中我们学习了软岩风化、岩块的错落、大型蜂窝状洞穴的形成,观察沉积岩中斜层理判断古水流方向。

       在张珂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丹霞山未解之谜:红色岩层中白斑的形成机理,在杨志军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从矿物学的微观角度初步学习了红色岩层可能的形成过程。

       在阳元石景区的晒布崖内了解竖向沟槽的形成,通过斜层理的变化,认识到其形成与水流较小的环境之下,水动力条件不断变化。

       除了丹霞地貌以外,我们还前往红层荒漠进行学习。同学们登上荒漠之巅,观羊脂白玉天,赏猪血红泥地。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其形成于风化速度远大于剥蚀速度的情况下。

 

自主专题研究

       7月25日,两个小组在丹霞山开展自主专题研究。

       第一小组选择长老峰景区,在错落岩开展研究学习。该组对剖面的砾石,进行粒度分析。

       第二小组选择阳元石景区,在晒布崖开展研究学习。围绕晒布崖的竖向凹槽的成因、斜层理如何指示水流方向等问题,主要进行了提出科学问题、画素描图的工作。

 

思政教育篇

       思政教育方面实习队还前往广东省韶关市粤北突围红军长征纪念馆进行思政学习。了解红军粤北突围的过程,学习红军长征精神,认识到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继续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此次粤北地区综合实习圆满结束,我们的大三生活也随之结束,就像那丹霞山的绝美日出一样,每一个结束都是新的开始,——前路漫漫,我们收获满满,明天又是崭新的开始!

 

文案: 韩浩楠、李文萱、塞娅热、李涵清、 

王宏立、优鲁吐孜、袁梓昭

图片:洪涛、袁梓昭、王宏立、刀星宇、塞娅热

编辑:卜萌

初审:段建军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 :何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