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外填图实习 | 高原胜地,彩云之乡

发布人:段建军

       为锻炼提升同学们的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实践能力,提高其野外地质填图技能,7月15日,历经8小时动车旅途,我院教学科研团队教师及19级全体本科生抵达云南省澄江市展开为期15天的野外综合实习。

 

实习概况

       此次2019级野外填图实习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马金铺乡风口村—杨柳冲新村,东自磨盘山、西至横冲村、北起架子山、南止梁王山。实习区域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涉及众多的地质基础理论课程,如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古生物学、水文地质学等,因此此次野外综合实习即是地质调查工作方法综合且系统的训练,也是对全体19级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大检阅。

       同学们在漫山遍野奇特植物间领略自然风光,在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间感受田园风情;在构造环境中感叹鬼斧神工,在矿物岩石中见证海枯石烂。

 

野外地质踏勘阶段

       本次实习的第一个任务是进行野外地质踏勘,通过室内搜集阅读和分析前人的研究资料来了解测区的地质情况是不全面的,故务必需要进行实地踏勘,对测区各类地质体的主要特征、接触关系和构造特征等地质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和感性认知。

       7月16日-7月18日为本次实习野外踏勘阶段,分为三条路线:饮马池、风口村、杨柳冲,同学们运用“三大件”,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野外加以运用,同时对于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王伟涛老师、张恩老师、钱鑫老师、王正海老师与1~4组同学在风口村实测地层剖面

师超凡老师、曹建劲老师、王洋老师与4,5,6组同学在饮马池路线踏勘

虞鹏鹏老师、田云涛老师、郑义老师与7,8,9组同学在杨柳冲路线探勘

 

实测剖面阶段

       实习第二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实测剖面。实习队共分为九个组,其中每个组中的分层员负责查明地层层序,沉积相类型及变化,确定岩性变化及分层分组在皮尺上的位置;产状员在正确的层面上测量产状;前、后测手确定导线方位、坡角、导线长度;记录员负责记录表格。

       20号和21号这两天里,同学们登上梁王山,按照各自的分工有序地进行实测剖面。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每组还召集全组人员对野外实测工作进行逐导线、逐层校对,使记录、登记表、平面图、信手剖面图、标本样品互相吻合,以保证不出差错。

       九个组分工合作,协调有序,在两天内“踏饮马、爬风口”,实测了梁王山地区从震旦系到二叠系的地层剖面。

 

室内整理成图阶段

       室内整理成图是指野外剖面实测结束后,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及样品处理,同时绘制实测剖面图和综合柱状图的过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实测剖面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可以细致地观测地质情况,但是只有通过对于资料的整理和补充,我们才能对整个区域的地质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

       本次云南实习的室内整理成图阶段共花费两天时间,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实测剖面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讨论,之后按照标准进行绘图。同学们不仅认真讨论,更是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一丝不苟地进行绘图。在酒店的饭堂里,直到深夜,仍然可见同学们孜孜不倦的身影,图纸翻动的声音也此起彼伏。

同学们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画图

 

 

路线填图阶段

       7月25日-7月28日为本次填图实习的路线填图阶段。路线填图是指通过一定的路线和观察点进行系统的野外观察、描述记录和研究,实现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完成地面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

       相比于踏勘和实测剖面阶段,同学们和老师们需要走更多的路程,观测和搜集尽可能多的地质信息。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过了4条路线,分别为:杨柳冲-大风口西侧、风口村-大石砍、磨盘山-架子山-杨柳冲、杨柳冲-大风口北侧。

 

断层扩展褶皱,存在断坪和断坡,为逆断层。根据被切穿的燧石条带还可以推测后期发生小断层错动

茅口组的灰岩中含有方解石脉体的充填

       填图实习展现了地质人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风格。翻山越岭,方知地层走向;踏遍小径,才识构造分布。在观察岩性之余,我们欣赏居高临下的风景,发现绿茵之间的菌菇,保存席地野餐的回忆。

 

地科人群像

       7月24日,王院长带领我院教学科研团队教师及19级全体本科生前往云南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流学习。

       首先设计院公司杨泽龙总经理向我院师生一行介绍云南交通发展及公司总体情况。

       王岳军院长也向公司介绍了我校、我院的发展情况。

       之后严飞(云交设计岩土工程分院院长,99级地质学专业系友)介绍其所在公司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情况,随后同学们参观了灾害防治分院和技术研发部,高速公路智慧化建管养,以及BIM研发与应用。

       云交设计院是被交通运输部认定的首批“交通运输行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研发中心”,全国五大研发中心之一,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优越的研发环境、雄厚的研发实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同学们初步了解地球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设计院公司扎实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印象深刻,参观中,设计院公司的展示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行业在突破卡脖子技术上的坚韧与执着,深深感受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同学们在云南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交流学习

 

结语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用卷尺丈量地层,用三大件进行观测。经过本次实习,大家对地质填图的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相信同学们都能在此次实习中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本次云南实习顺利结束。每一位同学的积极实践与努力都值得称赞,也感谢每一位老师的辛苦付出与贡献。

 

 

作者:刘锡文 唐立涛 李凌燕

图片:郭梓欣 李书蕴 卢晓璇 

李凌燕 刘锡文 左锦堂

编辑:卜萌 李舒敏 

初审:段建军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