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教育 | 我院学生在“弘扬清风正气、书写廉洁新篇”征文活动中喜获佳绩
我院19级硕士研究生俞有志同学在参加由学校纪委主办的“弘扬清风正气,书写廉洁新篇”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作品《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已收录于由学校纪委编制的《中山大学“弘扬清风正气、书写廉洁新篇”校园廉洁文化作品集》。为进一步加强和宣传党史教育和纪律教育学习,现将全文推送如下: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5月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1年4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926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9942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6410人。这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第92个月公布月报数据。
这每一个数字的背后也许就是一次理想信念的滑坡,一次人心的向背。但同样地,也表明某一项违反中央精神的问题得到了揭露,一批理想信念不纯的干部得以查处,人民群众增强了获得感。这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四风”问题纠治毫不松懈,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毅力和决心。
何谓党风廉政?党风,即党的作风,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风与政风紧密联系。党内风清气正,保持优良传统,就有实事求是、廉洁奉公的政风。相反,党内若有了歪风邪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横行,进而就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而腐败则是党执政的最大风险。所以,腐败往往和不正之风交织,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
古人言,“风起于青萍之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关乎人心向背,关乎我党的执政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民群众对干部作风好不好、廉洁不廉洁感受最深。一个小小村官就能贪腐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四风”问题和腐败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仅如此,权力寻租、权钱交易也会使得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原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收受巨额贿赂,贱卖国有资产,这无疑阻碍了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进程。
从我党的历史上看,党风廉政建设一直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延安整风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提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在西柏坡,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就是对即将全国执政的党如何实现长治久安的深远忧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先后开展了“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等学习实践教育活动,这都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反腐败斗争方面,建国以后,在1951年底党领导的新中国首次惩治腐败的“三反”运动中,惩处了一批贪腐分子,如著名的刘青山、张子善案件,被称为“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法律法规、监督制度的不完整等也滋生助长了腐败,部分领导干部“沉于声色犬马,溺于纸醉金迷”。1983年,原海丰县委书记王仲因受贿被依法判处死刑,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因贪腐被枪毙的县委书记。
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陆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正在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极大地提升了党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上率下,严厉整顿“四风”,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周永康、徐才厚、薄熙来等一大批高级干部落马,反腐败利剑“猛药去苛”“刮骨疗毒”,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深刻改变了党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
虽然“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并不是一时一地就能彻底解决,必须要有久久为功的耐心、抓铁有痕的毅力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也进一步强调,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好思想准备,反腐败斗争既然是斗争,那就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一场严峻复杂的革命,稍有松懈就会前功尽弃,毛泽东同志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其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利益集团的阻力,打好反腐败斗争,必须严字当头,一以贯之,在制度上,也要进一步扎紧权力的笼子,充分发挥巡视制度的优越性,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与我们每一个党员都息息相关,每一个党员的作风都是全党风气中的一部分。我们要继续发扬三大优良作风。作为党员,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员干部应时常叩问己身。在伸手的时候要警醒反思自己的理想信念去哪了。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而这样的滑坡和动摇,往往是从“不以为然”的小事开始的。
作为党员,要把政治挺在前面,旗帜鲜明讲政治,向党中央看齐,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和“四个意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坚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自觉做政治上的老实人、明白人。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每一位党员都要意识到党员身份是自己的第一身份,自觉与各种腐蚀思想倾向划清界限,构筑拒腐防变的坚实防线。
作为党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作风建设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就是要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人民史观。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不是脱离群众。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员干部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作为党员,要向先进典型看齐,在强大精神伟力中感悟前进力量。我们的队伍中有着许多廉洁奉公的好干部。“一分钱的东西也不能收”,带头不搞特殊化,退休后还辛勤为人民群众种植林场的杨善洲。焦裕禄在兰考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成功治理了“三害”,他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都被顶出了大窟窿。习近平同志追忆焦裕禄同志时动容写下“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基层的路上”的廖俊波曾公开表态:“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廉洁的干部,人民群众把他放在心上。
学习回顾百年党史,我深刻认识到,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所未有的,是必将载入史册的。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统筹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斗争和伟大工程,其中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主心骨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志在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发扬优良作风,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赢得更大的历史性胜利。
初审:段建军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