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论坛/名师讲座第268讲
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碰撞:构造与气候
报告人简介:赵 越, 1955年生,吉林长春市人,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燕山地区和中国东部大地构造和构造地质研究,率先提出燕山地区中侏罗世前后陆内变形应当归因于西伯利亚地块和华北地块的碰撞拼合,在参加中国南极考察和东南极变质构造研究的十几年中,最早在国际上识别出东南极“泛非”热事件的构造涵义。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国际最新、最为综合全面的大型地质图件1:500万南极洲地质图及说明书,承担了西南极和南极大地构造的研究,参与了南极地质与矿产的综合研究和评价,研究成果获得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制订“九五”、“十五”国家南极考察科技工作计划,参与制订南极拉斯曼丘陵环境管理国际协定。策划和组织实施了南极夏季普里兹带的大规模地质调查,作为2007/2008年国际极地年甘比尔采夫冰下山脉项目中国负责人和国际合作项目的共同发起人制订了大型国际南极内陆考察计划。参加2005年夏季中国北极科学考察,发起北极地区油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工作。获地矿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土资源部科技奖二等奖1项、国家海洋局科技奖1项。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9年3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