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堂︱张培震:努力学习,做地球奥秘的探索者
2022年2月18日,张培震院士以“努力学习,做地球奥秘的探索者”为主题,为大海洋实验班约180位同学上了《地球科学概论》的第一堂课,从为什么要研究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的特点、属性与研究内容,到介绍中山大学的海洋学科群与地球科学工程学院的前世今生,张院士步步深入,启发同学们如何学好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系统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它是许多应用学科的基础,既涉及宏观世界又涉及微观世界。地球科学研究行星与宇宙的成因、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形成与演化、生命演化与环境变迁、深部过程与地表响应、物质能量与矿产资源、运动变形与自然灾害等内容。地球科学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是解决资源匮乏、环境恶化和灾害频发问题的有力抓手,其目的是实现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共存。
张院士以“中国大陆的气候分区是怎样形成的”为实例,分析了全球的行星风系、演示了高层气流的下沉,从烟雨江南不是戈壁荒漠、华南大陆不是撒哈拉沙漠等现象,衍生探讨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高原大气如同“抽气泵”,将南亚和东亚季风“抽吸”进入大陆,带来宜人气候的同时也产生了自然灾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阻止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从而造成了亚洲内陆的干旱化。这就是中国大陆气候分区形成的原因。
张院士继而介绍中山大学的“大海洋”学科群及其四大使命,包括“登大船,去远海”、“观天天象,知风雨”、“测两极,戏冰雪”和“踏河山,探地球”,鼓励同学们培育志向,怀揣梦想,与学院和学校的发展同步前行。张院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同学们学好地球科学,既要怀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地球奥秘的好奇,培养扎实的野外工作和理论学习基本功,也不能忘记拓宽知识面、掌握多种研究方法。
张院士认为,从事地球科学的人是幸运的,他们以风景如画的大自然为研究对象,将“游山玩水”作为工作职业,把学术论文写在祖国的山川大地上,这是一项伟大而令人愉悦的工作,世界上有无穷无尽的奥妙等着同学们去探索。最后,张院士衷心祝愿同学们能够把握未来,成长成为“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业界优秀人才。
同学心得体会:
地球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替代的,我们要学会珍视地球,与地球和谐相处。学习地球科学能开拓视野、博大情怀。有些地方离我们很远,有些灾难我们从未经历,但再远也有生命的痕迹,等待我们去探寻。即便在灾难面前,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地渺小,但是勇于改造地球和突破创新的人类却是伟大的。张院士教会我要有“踏河山、探地球”的追求,更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担当。
——大海洋实验三班 江琳
第一次听院士讲课,我不免有些紧张,但是听到张院士平易近人的声音后,我心中的紧张感便烟消云散了。张院士循循善诱,引人入胜,吸引同学们进入奥妙无穷的地球科学中去。我不禁感慨中大对大海洋学科群的投入之多以及我们求学的条件之优。听张院士讲课,激发了我们对地球科学的热爱,我们一定会凭借这份热爱将专业知识学懂、弄通,将来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做出新的贡献!
——大海洋实验三班 唐骁
初审:黄荣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