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莽莽西北,探寻千秋——2019级地物班开启甘肃实习之行

发布人:黄荣 编辑:唐立涛、马睿

       为锻炼地球物理专业技能,熟悉野外工作过程和提升实践能力,按照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2019级地球物理班全体成员在沈旭章等五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甘肃省景泰县进行地球物理野外综合实习。实习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勘探海原断裂带西端的深部结构、撰写实习报告等。全班12名同学分为3组进行实习工作,小组成员以圆满完成实习工作为目标,通力合作、科学分工。

 

 

       6月22日,实习队召开动员会。会上,沈旭章老师介绍了野外地球物理综合实习课程的总体情况,具体包括实习目的、内容及目标等,并对实习场地和具体行程进行了介绍,特别对实习队纪律要求、防疫工作等进行了详细说明。随后,郑文俊老师讲述了实习场地的构造背景及海原断裂带。沈老师提醒同学们,在出发前充分调研关于海原断裂带的研究成果,了解区域构造背景,同时温习各地球物理物理方法的操作流程,为后续正式开展工作做铺垫。

 

 

       6月25日,同学们完成了短周期地震仪的充电等前期准备工作。6月30日,同学们和老师们的合作将所有仪器清点完毕,通过物流公司发往景泰。

 

 

       7月5日5:30,全体师生从珠海校区乘坐大巴前往广州南乘坐高铁。历经10小时的动车旅途,从祖国几乎最南边的南海之滨,到达天高云淡、宽阔无垠的大西北,一路上目睹了窗外植被、地形地貌等的强烈变化,宛如穿越时空。经过长途跋涉,实习队于晚上7:00到达金城兰州,然后直接转车前往景泰。沿途的土地让同学们耳目一新。漫观天外,云卷云舒之间,繁星璀璨,见证星河浩瀚;近观黄土,地层错动之上,海枯石烂,镌刻千载岁月。干燥的空气、独特的饮食、别样的风光,大家的每一处感官都在邂逅这片西北的土地。就这样,同学们正式开始了野外综合实习之旅。
 

 

       在实习初期,同学们实地考察了解研究区的构造背景,并埋设短周期地震仪获取背景噪声信息。7月6日,实习队在室内完成TVG-63短周期地震仪的参数配置,并于下午前往既定区域开展工作。

 

 

 

 

       海原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的四条弧形活动断裂带中规模最大、活动最为强烈的一条左旋走滑型断裂带。历史上,从该断裂可以显著地观察到地震导致的地层错断和地形地貌变化。到达实习区域后,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根据探槽中的地层错动,对海原断裂的性质有了基本的认知。探槽上清楚地展示了地震挤压应力影响下的破裂带增厚、错动的过程。

       在大致了解海原断裂带的构造背景后,大家开始着手布设地震仪,每条测线间隔10m并布设12台地震仪。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完成了确定测线、记录点位、挖坑放置仪器和仪器开机等主要步骤。截至7月7日,大家完成了一共6条测线的布设。

 

 

       前三天的野外实习顺利结束,实习队圆满地完成了初期的工作。作为一名地球物理工作者,只有在野外实地考察、观察和勘探,才能真正感知前人的研究结果,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研究区的地质情况做出合理的解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信同学们都能在此次实习中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图片:沈旭章、侯卫生、何骁慧、唐立涛、马睿

撰稿:唐立涛、马睿

初审:黄荣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