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地质科技创新,精准服务乡村振兴——我院与广东省地质调查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开展中心组学习和党建交流活动
9月23日下午,为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将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双方优势互补实现地质科技创新,以专业优势服务乡村振兴,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在江门市崖门镇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开展了党建交流活动和中心组学习。广东省地质调查院院长许汉森、党委书记宋麟,崖门镇镇长张晓东,我院院长王岳军、党委书记何晓钟出席,协议双方领导班子成员和我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和党员代表、教职工代表等参加了签约仪式和学习交流活动。

当天下午,广东省地质调查院许汉森院长、党委书记宋麟一行首先来到我院参观地质矿物博物馆,向学院赠送了广东省地质图和矿物标本。王岳军院长和何晓钟书记带领客人们参观了我院地质矿物博物馆的开放式展厅和各专题展馆,介绍了学院历史沿革和当前师资队伍、学科发展实力和人才培养特色,对广东省地质调查院赠送地图及矿物标本表示衷心感谢,期待双方能够在未来的合作交流中取得更多成果。

随后,双方前往崖门镇镇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字仪式,开展主题为“坚持党建引领 强化地质科技创新 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联合中心组学习和党建交流活动。

在签约仪式开始前,崖门镇张晓东镇长首先致辞,欢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来到当地开展交流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他介绍了崖门镇发展情况,表示希望在两家单位的帮助下,围绕富硒土地开发和相关产业链打造等系列项目,创造出具有崖门镇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本。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许汉森院长在致辞中表示,省地调院与中大地科院有着长期交流合作的历史,在科研合作和人才交流培训方面已有相当基础,希望以此次签订协议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在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方面结出累累硕果。

王岳军院长在致辞中对我院与省地调院开展战略合作充满期待。他简要介绍了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表达了希望通过我院与省地调院的战略合作,依托江门市崖门镇的大力支持,实现产学研互相促进,为乡村振新提供技术支持,贡献新的力量。

在合作双方参会人员的见证下,广东省地调院许汉森院长、中大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岳军院长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为“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产学研创新合作示范基地”揭牌。相信在合作协议统领下,双方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各自优势,务实合作、互补长短,必将推动各自中心工作的开展和社会服务再上新台阶。
在中心组学习交流环节,我院党委书记何晓钟同志向在场人员上了“喜迎二十大 精读《第四卷》——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专题党课。何晓钟书记从本书概况、背景局势、核心内容、精髓要义等角度出发,以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图片向与会人员讲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的英明领导、无私奉献和取得的丰功伟绩;在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励精图治,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党课的最后,何晓钟同志强调,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最重要的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状态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朱鑫同志作了关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服务乡村振兴》的专题报告,介绍了省地调院开展的天然富硒项目的研究情况,报告了研究人员通过对土壤的实际调查和实测数据的综合分析,为崖门镇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依据。

24日上午,三家单位一行人参观了龙旺村革命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京梅蔡李佛拳发源地等。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大家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增强斗争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立足本职、努力工作的信心与决心。合作双方一行人还一同考察了崖门镇天然富硒产业示范基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开启新篇章。

本次中心组学习和党建交流活动促进了与会人员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学习,深刻体验地质科技创新为精准扶贫战略提供的强有力的支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深刻内涵,深刻领悟“吸引最优秀的学生立志投身基础研究”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更加坚定“用优秀人才培养更优秀的未来人才”的信心与决心。

初审:黄荣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