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大学第一段征程——我院组织秋季学期院长书记“思政第一课”

发布人:黄荣 编辑:张璋

       为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党和国家在新时代1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伟大变革,进一步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更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地科院按照学校工作安排,组织了本学期院长书记“思政第一课”。

       2022年10月9日下午,在南校园逸夫楼102课室,地科院院长书记思政第一课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王岳军院长、何晓钟书记为2022级本科新生讲授思政课,引导他们为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开好头起好步,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洪涛副教授主持当天的课程。

       王院长首先恭喜同学们完成了高中之前的学业任务,依靠努力来到“南天一柱”之称的中山大学,既值得骄傲,又要继续不懈努力,在新的征途中目标坚定勇毅前行。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中大的学习中,铭记并践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校训,快速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

 

 

       王院长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和学院现状,向同学们展示了学院综合实力和学科方向,详细介绍了学院对学生培养的特色和支持,引导同学们了解学科发展的未来定位和前景等问题,鼓励同学们继承中大地科院的精神,脚踏实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王院长寄语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要做到“四爱”:首先要爱学习。王院长提醒同学们要在大学中树立新的人生目标,快速进入大学学习状态,不能有松懈怠慢之意,要充分用好中大和学院的各种资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成长;其次要爱自己,要努力保持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做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第三要爱家人,要感恩父母,全面发展,做最好的自己让父母放心;最后要爱国家,有国才有家,青年人只有将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发展相结合,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要把“强国有我”的决心转化成实际的行动,为未来成就事业努力刻苦学习。

       何晓钟书记做了题为《喜迎二十大,精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专题报告。何书记围绕第四卷概况、局势背景、核心内容和精髓要义四个部分进行了介绍,给同学们分享了他读第四卷的新的体会。何书记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结合国内外复杂局势分析,详细解读了四卷产生的背景和重要意义。他指出,在世界风云变幻的百年大变局的特殊时期中,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建党100周年的光辉时刻,形成了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决议,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下一个百年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四卷的内容,无不在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体现。四卷讲清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清楚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核心密码。何书记号召大家在新征程上,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初审:黄荣

审核:张照

审核发布:何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