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简体中文
  • 英文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架构
    • 委员会及功能小组
    • 党政管理
    • 科研实验室/中心
    • 教研室/实验中心
    • 历任领导
  • 党政综合
    • 工作通知
    • 公告公示
    • 专题学习
      •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 主题教育专栏
      • 党纪学习教育
    • 办事流程
    • 规章制度
    • 资料下载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工作通知
      • 公告公示
      • 专业介绍
        • 专业特色
        • 实习基地
        • 培养方案
        • 教学实验室
      • 教学成果
        • 精品课程
        • 学生获奖
        • 教学获奖
      • 办事流程
      • 规章制度
      • 资料下载
    • 研究生教育
      • 工作通知
      • 公告公示
      • 学科方向
      • 招生信息
      • 办事流程
      • 规章制度
      • 资料下载
  • 学生工作
    • 工作通知
    • 公告公示
    • 学生组织
    • 职业发展
    • 办事流程
    • 规章制度
    • 资料下载
  • 科学研究
    • 工作通知
    • 公告公示
    • 科研动态
    • 科研基地
    • 学术交流与合作
    • 办事流程
    • 规章制度
    • 资料下载
  • 人事人才
    • 人才招聘
    • 工作通知
    • 公告公示
    • 办事流程
    • 规章制度
    • 资料下载
  • 师资队伍
    • 两院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助理教授
    • 博士后
    • 荣休教师
  • 实验平台
    • 平台对外开放
    • 科研实验室
      • 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 科研测试仪器
    • 规章制度
    • 资料下载
  • 校友之窗
    • 校友动态
    • 校友名录
    • 捐赠途径
  • 地科博览
    • 地质矿物博物馆
      • 博物馆简介
      • 虚拟仿真实验室
      • 标准教学样品陈列馆
      • 硅化木陈列馆
      • 标准大化石陈列馆
      • 宝玉石馆
    • 新闻动态
    • 科普天地
    • 预约指引
  • 百年地科
    • 公告通知
    • 地科故事
    • 地科蕴秀
    • 学术会议
    • 庆祝活动
  • 搜索

朱孔军书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彰显高校使命担当

2024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为我们在当前“两个大局”交汇的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以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

科研动态 | 我院硕士生欧浩泓、杨景涛、王洪龙等在PNAS发表文章:生态位变化与飞行适应性驱动鳞蛉1.7亿年的地理分布与扩散历史

近日,我院硕士研究生欧浩泓、杨景涛、王洪龙与导师师超凡教授等人在国际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一区Top,影响因子10.8)上以本周亮点论文发表了化石昆虫时空多样性演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题目为“Dynamic interplay between niche variation and flight adaptability drove a hundred million years’ dispersion in iconic lacewings”。

学生发展培育计划|我院师生赴广东省地质局珠海地质调查中心参访交流

为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地质学科理论与实践融合,5月16日,中山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永怡、丁汝鑫副教授带领30余名学生赴广东省地质局珠海地质调查中心参访交流。双方围绕地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及科研协作展开深入探讨,共谋校企合作新路径。 广东省地质局珠海地质调查中心是国家自然资源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长期承担粤港澳大湾区及华南地区地质调查、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防治等核心任务。中心依托三维地质建模、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主导了多项国家级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并在地质灾害预警、地下空间资源评价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 在珠海地质

防震减灾|知识传递,我们在行动

5月12日至5月18日,为期一周的防震减灾公益行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以地质矿物博物馆为科普阵地,通过专业培训+趣味科普+公益互动三大板块,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让防灾知识真正"活起来"。 一 志愿者培训:锻造专业化防灾科普先锋队 本次志愿者培训创新采用"专业+思政"双轨培养模式:特邀地科院党委书记孔晓慧讲授《防灾减灾中的责任担当》主题思政课,深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引领。诚邀地科院团委书记王玉琨老师开展科普讲座: 生动解读地震成因与预警机制。 地科院党委书记孔晓慧讲授《防灾减灾中的责任担当》主题思政课 地科院团委书记王玉琨老师开展科普讲座 二 公益开放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革命精神|本科生党支部开展“红色之旅”党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本科生党支部于4月26日组织了“红色之旅”党日活动,实地参观打卡广州三条路线累计12个红色地标,通过集体实践学习,感悟党的发展历程与革命精神,以革命先烈事迹为镜,增强党员党性修养、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提高支部凝聚力。 当木棉的飞絮掠过中山纪念堂的飞檐,那些散落在历史里的星火,借由青年党员这一路的掌心重新聚拢。这一路,我们在广州起义纪念馆触摸苏维埃政府的余温,于团一大广场聆听百年前青春燃烧的誓言,在农讲所的红墙下凝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印记,还有烈士陵园的花岗纹路,省港大罢工的浮雕褶

科研动态​​|我院地球物理团队针对2025年6月23日清远4.3级地震开展地震学观测

2025年6月23日18时48分,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发生一起4.3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3.62度、东经113.17度,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距离清远市城区约14公里,距广州市约55公里,广州、佛山、中山、珠海等地均有明显震感。 与广东省地震活动相对频繁的河源、粤闽交界沿海及粤西沿海地区相比,清远地区地震活动较弱。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数据显示,震中周边200公里范围内近5年共记录到15次3级及以上地震,最大为2023年3月8日发生在河源市东源县的4.5级地震。本次地震震中靠近清远—安流断裂带,该断裂为一条近东西向的断裂,历史地震活动稀少,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少有显著地震记录,本次地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河山——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张培震同志

光荣在党50年 2025年7月1日,中山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梁銶琚堂举行,我院张培震同志被邀请作为“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代表参加大会。与会出席的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支部书记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张培震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张培震同志自197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十年来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党的教育事业。他长期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潜心育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学术研究上,他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教学工作中,他诲人不倦、甘为人梯,深受学生爱戴和同事敬重。 张培震同志用五十

科研动态 | 我院硕士研究生贺誉在JGS上发表文章:地震波速模拟揭示青藏高原下地壳物质成分

近日,我院硕士生贺誉与导师李伦等人在国际地学刊物《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J GEOL SOC LONDON, 2.6/Q2)上发表了关于青藏高原下地壳物质成分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题目为 “Insights into Tibetan Lower Crustal Composition through Seismic Velocity Modeling”。 青藏高原是由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其隆升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也存在一定争议。青藏高原下地壳的物质成分和流变强度是控制青藏高原隆

我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学习贯彻学校2025年度工作会议精神

5月29日,我院在海琴四号A319会议室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学校2025年度工作会议精神。会议由王岳军院长主持,全院80余名教职工出席会议。王岳军向全体教职工介绍了今年新入职的成员,期待他们为学院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传达学校工作会议精神环节,学院党委书记孔晓慧首先传达了高松校长的讲话要点,高松校长指出学校当前正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发展阶段,明确提出了“两步走”发展战略:到2030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35年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朱孔军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深刻把握服务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抢抓“双区”建设战略机遇,以更大力度推动学校改革发展。

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开展2025年三峡、神农架地区地质地貌与人文环境科学考察

2025年7月1日至7日,中山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开展的三峡、神农架地区地质地貌与人文环境科学考察项目顺利举行。两校师生通过野外实践,深入探索地质奥秘,同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丰硕成果。 双方师生开展了地质教学实践,包括地质罗盘使用、岩层产状测量、野外素描图绘制等基础技能训练。在官门山,师生共同研究南陀组冰碛砾岩,探讨地球早期气候演变;在天际岭,师生共同观察了中元古界神农架群的叠层石、砂页岩等典型岩性;在大九湖,通过泥炭沉积分析第四纪古气候变化。 项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师生通过案例研讨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内涵。考察期间,双方师生专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

百年地科 再攀高峰 |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捐赠倡议

亲爱的校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这片知识的沃土上,我们曾携手走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那些年,我们一同在在实验室的灯火通明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在野外实习的山川河流间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更在图书馆的静谧中追寻知识的光辉。在这里,我们不仅汲取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在这片热土上培育了深厚的友谊,点燃了对地球科学事业的无限热爱。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如今,虽然我们的脚步已经跨越了校园的围墙,但学院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在这里播种了梦想,收获了成长。 百年地科,薪火相传。在广大校友和社会贤达的支持下,学院获得了跨越性的发展,迎来了百岁生

我的老师|梁浩:予乐于研,爱我地科

【编者按】青年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引路人,他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在思想、生活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用责任与爱心守护着每一位学子的成长,他们是我们心中最棒的老师!本期《我的老师》,从学生的视角,让我们走近2025级研究生班主任梁浩副教授,看看他是如何破解大地之谜,坚守育人初心的。 梁浩,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2025级研究生班主任,长期从事青藏高原东北缘新构造与构造地貌演化、大河水系长期演化过程、南海北部晚新生代海陆演变以及释光年代学及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的探索和应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在G

地科百年 | (柒)心系母院,善举留芳——我院举办校友会理事会换届大会暨院庆捐赠仪式

【编者按】世纪中大,山高水长。百年地科,再攀高峰。为庆祝中山大学地球科学(地质学)学科创建100周年,我院于2024年11月1-4日举办系列庆祝活动。本期我们分享11月2日举办的“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会理事换届大会暨院庆捐赠仪式”。百年地科,薪火相传。11月2日上午,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会理事会换届大会暨院庆捐赠仪式在海琴四号楼A319博学堂顺利召开。中山大学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主任兼校友总会黄瑞敏秘书长、学院院长王岳军、党委书记孔晓慧、党委副书记徐永怡以及校友理事共140余人出席大会。本仪式由学院党委书记孔晓慧主持。学院先在一楼举行了“锦绣河山”方解石晶体岩标本揭幕仪

我院校友谢佑才先生再次向地质矿物博物馆捐赠方解石标本

6月12日,我院校友谢佑才先生捐赠方解石标本陈列暨实物交接仪式在学院大楼举行。我院1975级校友谢佑才感恩于母校母院的培养,自2021年来持续捐赠学院地质矿物博物馆展品,指导并帮助博物馆的展陈工作,为地质矿物博物馆在海琴4号再展新颜做出了重大贡献。值此中山大学世纪华诞和中山大学地球科学(地质学)学科创办100周年,谢佑才先生再次捐赠两块巨型方解石标本,陈列于学院大楼前。我院王岳军院长、何晓钟书记、王伟涛副院长、徐永怡副书记及师生代表参加了当天的方解石标本陈列仪式。 图:谢佑才校友指挥吊车吊装方解石标本 当天下午,在谢佑才校友、院领导、师生代表和吊装师傅的共同努力下,两块巨型方解石标

中国海军首位!这个巾帼舰长是中山大学博士

2022年4月23日海军节前夕,万里海疆演兵场上一派繁忙的练兵景象。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投笔从戎的传奇女兵韦慧晓以海军首位女舰长的身份亮相,带领新型导弹驱逐舰绍兴舰执行海上训练任务。锚定目标,她来到中山大学“非常认真”“开朗阳光”“想做就去做而且一定能做成”,韦慧晓在中山大学的两位导师——陈炳辉和孙晓明提及她时,不约而同反复用到这些词。2002年的一天,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现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孙晓明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对方在自我介绍后,诚恳地表示,想报考中大地球科学系的研究生。考虑到她想研究的方向,孙晓明推荐她报考本系陈炳辉教授的硕士研究生,“随后她联系我,告诉我,今年时间比较紧张,

感恩校友馈赠,共建幸福地科——我院举行“地科幸福家园”捐赠仪式

2024年12月26日,我院举行“地科幸福家园”捐赠仪式,感谢1994级地质系校友们为学院捐赠一批价值约5.44万元的体育器材,协助共建教工幸福家园。这一批高质量体育器材的捐赠,将极大地丰富学院的体育设施,为老师们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选择,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王岳军院长代表学院对1994级校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入学时正处于学院发展最困难的时期,师生同甘共苦,感情深厚,相互成就,实属难得。王岳军院长感谢校友们对学院的关怀和慷慨捐赠,期待“地科幸福家园”能助力老师们强健体魄,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图:王岳军院长发言捐赠仪式上,1994级地质系校友代表张鹏程表达了班级校友们对中山大学地球科学(地

我院1978级校友郑浩坤先生回校访问并捐赠校友基金

5月29日,我院1978级校友郑浩坤先生与同班同学伍栩仪、彭少明、彭志辉等回校访问,受到学院领导和师生的热烈欢迎。校友们在学院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学院大楼、《地学赋》文化墙、地质矿物博物馆,了解了学院在新时代取得的长足发展和今天在地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业绩,感到很振奋。在学院举行的校友座谈会上,校友们一起回想了当年的校园生活,分享了当时师生情、同学情,感恩母校母院和老师们教育引导。郑浩坤校友在座谈会上与何晓钟书记签订捐赠协议,向学院捐赠100万元人民币汇入学院校友基金,支持学院校友工作和建设发展。我院党委书记何晓钟,副院长郑文俊、王伟涛和党政办公室的同志们等参加了当天的校友活动。

我院校友曾强向地质矿物博物馆捐赠暴龙超科牙齿化石

近日,我院地质矿物博物馆收到由校友曾强、曾嘉辉捐赠的一枚珍贵的暴龙超科牙齿化石。该化石尺寸约为4cmX3cm,发现于广州市天河区国际金融城,经鉴定其时代为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距今约7000到6600万年前。它是广州首次发现的暴龙超科化石,打破了中国暴龙超科化石最南端的纪录。 图:暴龙超科牙齿化石 2020年5月至7月,广州市天河区国际金融城建筑工地发现化石碎片。我院校友曾强与学院张珂教授等多次赴该工地考察,于当年6月发现了一枚牙齿化石。此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广东省四会市博物馆、中山大学、广东中大深地科学研究院等研究人员对该牙齿化石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和判别

喜报 | 我院05级本科生校友韦鹏翔荣获“广西工匠”荣誉称号

近日,我院05级本科生校友、广西第六地质队副队长、总工程师韦鹏翔荣获2024年"广西工匠"称号。这一荣誉是对他扎根地质一线15载的卓越贡献与匠心精神的高度认可!深耕地质,硕果累累自2009年投身地质事业以来,韦鹏翔始终坚守野外勘查一线,主持完成多项重大地质项目,包括广西石墨矿资源调查及潜力评价、恭城芹菜塘晶质石墨矿普查、贺州笔架山锡矿详查等10余项找矿项目,提交大型熔剂用白云岩、石灰岩矿床1处,小型矿床7处(涵盖石墨、锌铅银、锡、金等矿种),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任总工程师后,他还经常到野外一线指导项目,为项目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技能精湛,屡获殊荣他理论与实践

行业沙龙和校友会常务理事会赋能学院发展

为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赋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2025年3月22日,我院在珠海校区海琴4号C306会议室举办首场行业沙龙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孔晓慧、校友代表、教师代表以及学生代表50余人齐聚一堂,共谋学科高质量发展,共商人才战略布局,共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新蓝图。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永怡主持。图:行业沙龙现场时代命题:立足湾区,服务国家 孔晓慧书记在致辞中指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地学人才培养重镇,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充分发挥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优势,着力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当前正积极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推动成立地方校友分会,打造跨学科、跨领

分页

  • 首页  « 第一页
  • 页面 1
  • 页面 2
  • 页面 3
  • 页面 4
  • 页面 5
  • 当前页 6
  • 页面 7
  • 页面 8
  • 页面 9
  • 末页 尾页 » 

友情链接

中山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处
研究生院
党委学生工作部
教务部
本科教务系统
科学研究院
科研管理协同创新服务平台
财务处
仪器设备竞价网

关注我们

请关注公众号
请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

©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中山大学海琴4号大楼

电话:0756-3668557  邮编:519080

院长、书记邮箱:eses@mail.sysu.edu.cn

Copyright ©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架构
    • 委员会及功能小组
    • 党政管理
    • 科研实验室/中心
    • 教研室/实验中心
    • 历任领导
    • Message From the Dean
    • Contact us
  • 党政综合
    • 工作通知
    • 公告公示
    • 专题学习
      •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 主题教育专栏
      • 党纪学习教育
    • 办事流程
    • 规章制度
    • 资料下载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工作通知
      • 公告公示
      • 专业介绍
        • 专业特色
        • 实习基地
        • 培养方案
        • 教学实验室
      • 教学成果
        • 精品课程
        • 学生获奖
        • 教学获奖
      • 办事流程
      • 规章制度
      • 资料下载
    • 研究生教育
      • 工作通知
      • 公告公示
      • 学科方向
      • 招生信息
      • 办事流程
      • 规章制度
      • 资料下载
  • 学生工作
    • 工作通知
    • 公告公示
    • 学生组织
    • 职业发展
    • 办事流程
    • 规章制度
    • 资料下载
  • 科学研究
    • 工作通知
    • 公告公示
    • 科研动态
    • 科研基地
    • 学术交流与合作
    • 办事流程
    • 规章制度
    • 资料下载
  • 人事人才
    • 人才招聘
    • 工作通知
    • 公告公示
    • 办事流程
    • 规章制度
    • 资料下载
  • 师资队伍
    • 两院院士
    • 教授
    • 副教授
    • 助理教授
    • 博士后
    • 荣休教师
  • 实验平台
    • 平台对外开放
    • 科研实验室
      • 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 科研测试仪器
    • 规章制度
    • 资料下载
  • 校友之窗
    • 校友动态
    • 校友名录
    • 捐赠途径
  • 地科博览
    • 地质矿物博物馆
      • 博物馆简介
      • 虚拟仿真实验室
      • 标准教学样品陈列馆
      • 硅化木陈列馆
      • 标准大化石陈列馆
      • 宝玉石馆
    • 新闻动态
    • 科普天地
    • 预约指引
  • Research
    • Research Areas
    • Research Updates
    • Annual Report
  • 百年地科
    • 公告通知
    • 地科故事
    • 地科蕴秀
    • 学术会议
    • 庆祝活动
  • Program
    • Postgraduate
    • Undergraduate
  • 搜索